)而论,若曹叡果生于建安9年(204),则甄氏与曹丕成婚之初便至少有6个月之身孕,岂能瞒过众人耳目?
曹操、曹丕又焉能不知?
曹氏父子虽于男女关系方面颇为通达,又岂会传位袁氏血脉,自绝宗祀,坐笑天下?
因此,不仅曹叡的血统与袁熙毫不相涉,就连曹叡的生卒年记载都存在严重问题。
览查史料,包括裴松之(南朝)、周婴(明代)、侯康(清代)在内的诸多学者,虽对明帝年龄多有探究,却均未达其旨。
现代学者王雪晶在《曹叡研究》中对此辨析甚明,兹不赘引。
其实曹叡年龄的真正线索,恰恰隐藏在《文帝纪》与《明帝纪》中。
按《文帝纪》,曹叡在延康元年(220)5月受封“武德侯”;
按《明帝纪》,曹叡受封“武德侯”时,年方“十5”。
(延康元年)5月戊寅,天子命王追尊皇祖太尉(曹嵩)曰太王,夫人丁氏曰太王后,封王子(曹)叡为武德侯。--《魏书文帝纪》
(曹叡)年十5,封武德侯。--《魏书明帝纪》
显而易见,延康元年(220)曹叡年十5,则其生年当在建安十1年(206)。
可知曹丕于9年(204)8月纳甄氏,甄氏于翌年(205)有孕,复1年(206),遂生曹叡。
如此,则曹叡之血脉问题便得到完美且合理之解释,绝无疑点。
近代学者6侃如在《中古文学系年》中亦勘定曹叡生于建安十1年(206),诚然如此,良有以也。
唯1的问题,便是明帝若生于建安十1年(206),按其崩于景初3年(239),其卒年当为3十4,不得为3十6也。
对此问题,学者王雪晶亦提出开拓性意见。
即曹叡因“景初改历”而虚增1岁,卒年并非3十4岁,实为3十3岁。
王氏认为,晋代之后行草盛行,“3”与“6”之字形亦相类,史家誊录或有讹误,致使“3十3”被误作“3十6”。
及至南朝,裴松之遂难辨真伪,因生疑窦。
3字首笔为1横……若抄录者偏向于行草,那么最后的收笔1横,看上去类似起伏不定的两点,亦属常事。
晋朝之时,活版印刷还未发明,文献皆以笔录为主,只要开始时1人写错,那么后来者便会继续错下去。--王雪晶《曹叡研究》
至于上文提到的“景初改历”,即曹叡在其统治中后期修改历法,改“青龙5年春3月”为“景初元年夏4月”,凭空虚增了1月。
而曹叡又恰好崩于景初3年(239)春正月,若按旧历计算,则曹叡当崩于景初2年(238)冬十2月。
魏得地统,宜以建丑之月为正。3月,定历改年为孟夏4月。--《魏书明帝纪》
(明)帝从其议,改青龙5年春3月为景初元年孟夏4月,服色尚黄,牺牲用白,从地正也。--《魏书高堂隆传》
如此,若按太和历(旧历)计算,其实为3十3岁;
若按景初历(新历)计算,亦不过3十4岁。
裴松之称其“计至此年正月,整3十4年耳”,即如此类。
鉴于《文帝纪》与《明帝纪》对曹叡“封武德侯”的时间记载甚明,且能互文印证,因此曹叡之生卒年份与血脉归属,断无可质疑之处。
至于《魏志》所载“年3十6”者,当为晋世之后的传抄讹误,今人(6侃如、王雪晶)辨析甚明,可堪参详。
综上所述,曹叡的血脉,确系曹氏无疑。
由此可见,曹叡,确实是个命极苦的孩子。
他的血脉存疑,他生母早亡,甚至,他生父对他也厌弃至极…
唉!
冉阿让也不过如此吧!
下1章,咱们继续讲述曹叡的悲惨世界。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