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刘豹、于夫罗3人之间的年龄差异极大,于夫罗死于东汉兴平2年(西历195年),刘渊死于西晋永嘉4年(西历310年),祖孙之间相差百岁以上,严重悖于常理。
此事便是放到现在,恐怕也不大可能…
除非祖孙3代都是老寿星!
但在汉末魏晋,呵呵,可能吗?
因此近现代学者对刘渊的出身世系多持怀疑态度。
唐长孺、陈勇等学者对此问题均有论述。
于夫罗是南单于羌渠之子,东汉中平5年(188)继单于位;
之后,其人长期参与关东军阀混战,死于兴平2年(195)。
单于于扶罗,立7年死,弟呼厨泉立。单于呼厨泉,兴平2年立。--《后汉书南匈奴传》
刘豹是匈奴左部都尉。
按《晋书》记载,匈奴5部制度确立于东汉建安年间(196-220),但不详其具体时间。
建安中,魏武帝始分其众为5部,部立其中贵者为帅。--《晋书北狄传》
按《武帝纪》,建安2十1年(216)曹操遣匈奴右贤王去卑归国监视5部,可知匈奴5部的设立时间,至晚不会晚于建安2十1年。
刘豹的生年不详,卒于西晋咸宁5年(279)。
比于夫罗的卒年晚了整整8十4年。
世祖武皇帝上之下咸宁5年,会(刘)豹卒,以(刘)渊代为左部帅。--《资治通鉴》
而刘渊是刘豹之子,长期在魏、晋朝廷中充当质子。
晋惠帝时代藩王乱政,刘渊借机独立出走,建立前赵,后死于永嘉4年(310),比刘豹的卒年晚了3十1年。
(刘渊)以永嘉4年死,在位6年,伪谥光文皇帝。--《刘元海载记》
所以,诸君以为,此事难道不诡异?
刘渊生年无载。
按《刘元海载记》中“王浑虚襟友之”,以及刘渊“7岁丧母”的记载推断,其生年大约在魏嘉平4年至5年(251-252)前后。
学者唐长孺曾专门撰文探讨这1问题,兹不赘引。
此事详见唐长孺《魏晋杂胡考》。
对刘渊生年的考证,会引出1个后续问题。
即如果(刘渊之父)刘豹真的是于夫罗之子,那刘豹生年便不会晚于于夫罗的卒年(195)。
退1步讲,即使刘豹是于夫罗的遗腹子,那他生育刘渊时,也已超过6十5岁。
呵呵。
这对1个身处魏晋时代的胡人贵族而言,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
刘豹是钟繇?谁能信?
刘豹与于夫罗之间不仅年龄差异巨大,名讳也存在显著区别。
学者陈勇认为,于夫罗与刘豹“父子异姓”,明显悖于常理。
注意:此事详见陈勇《去卑监国的败局与刘豹世系的造伪》。
与于夫罗同时代的匈奴王族,其名讳大多是“呼厨泉”、“去卑”、“羌渠”、“须卜骨都侯”这类异域色彩浓郁的名讳。
这与“刘豹”、“刘渊”这类高度汉化的名讳全然不同。
《晋书刘元海载记》取材于《十6国春秋》。
而《十6国春秋》又取材于《赵记》。
这是前赵史官出于美化王朝统绪而撰写的作品。
因此,其中关于刘渊出身世系的记载,可信度十分值得怀疑。
综上,现代学者多认为于夫罗之子并非刘豹,刘豹只是南匈奴休屠贵族之1。
刘豹父子之所以假托为于夫罗之后,乃是前赵史官的刻意杜撰。
但无论如何,史实也已证明,刘豹如此借用匈奴单于血统之举,确实好使!
加之曹氏软禁匈奴单于、陈泰对待匈奴人的暴政、司马氏大封群王、匈奴人聚集于并州………等等等等综合因素…
呵呵,使刘渊最终整合了匈奴人等杂胡,起兵反特么的!
5胡乱华,这口大锅必须由曹家和司马家来背!!!
其中司马家还要负主要责任!!!!!
刘宣等凭借屠各实力而假(刘渊)以南单于世嫡之空名,企图恢复匈奴旧业,这样就造成了合作。--唐长孺《魏晋杂胡考》
汉末魏晋之际,士人想要出仕,首先要接受地方征召,出任州、郡、县的吏员;
之后,其人再被举荐为茂才、孝廉(走察举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