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易与之辈,然而…
难道苟哥就是易与之辈?
接生婆这个职业虽极为古老,但关于汉末接生婆称呼…云某确实未考证,权且以后世“稳婆”来称呼。
这1章,咱们从韩馥时期,来聊聊袁绍内部两大派系的历史渊源。
这事儿,得从十1年前说起。
而与言此事,须明确1点:
皇权世俗化、士大夫家族化、郡国本位化,是汉末丧乱的关键因素。
而究其根源,便在于客、部曲与乡党!
汉末群雄,包括曹孙刘在内,概莫能外!
我们将目光投向韩馥。
韩馥的族望,关乎其学术背景,也决定了他之后的行为逻辑。
韩馥出身颍川豪族,最初在洛阳供职。
中平6年(189)董卓上洛,“进退天下之士”,韩馥因此出任冀州牧。
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许)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拜尚书韩馥为冀州牧。--《蜀书许靖传》
韩馥能得到提拔,与他的颍川出身密切相关。
典选举的许靖是汝南人。
汝南与颍川两郡接壤,盛产人才,有“汝颖多奇士”的美誉。
当时,汝颍宛洛4地齐名,注意,洛乃是帝都!
许靖字文休,汝南平舆人。--《蜀书许靖传》
3秦饶俊异,汝颖多奇士。--《晋书姚兴载记》
同时受到提拔的颍川士人,还有荀爽、韩融、陈纪、张咨等人。
荀爽拜司空,陈纪拜5官将,张咨拜南阳太守,韩融拜大鸿胪。
(许靖)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蜀书许靖传》
韩馥与韩融同族,均出身颍川舞阳,老祖宗为西汉开国功臣韩王信,因此韩氏“世为著姓”。
东汉初年的司空韩棱,是西汉弓高侯韩颓当的后人,韩颓当又是韩王信之子。
按此,颍川韩氏,当为先秦时代韩国王室的后裔。
韩棱字伯师,颍川舞阳人,弓高侯(韩)颓当之后也。世为乡里著姓。--《后汉书韩棱传》
韩棱官至司空;其孙韩衍,桓帝时为司徒。韩韶、韩融亦见诸记载,与同郡陈、荀齐名,“伏膺儒教,经明行修”。
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陈元方(陈纪)兄弟恣柔爱之道,而2门之里,两不失雍熙之轨焉。--《世说新语德行篇》
李元礼(李膺)尝叹荀淑、钟皓曰:“荀君清识难尚,钟君至德可师。”--《世说新语德行篇》
这种门阀特有的儒士色彩,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解释韩馥的“恇怯”。
韩馥其人,号为暗弱。
袁绍谋主逄纪称之为“庸才”,3国史家陈寿则讥笑其“恇怯”。
从韩馥“如厕自杀”的事迹来看,此言基本属实。
韩馥因让位于袁绍而得到“怯懦”的骂名;但需要注意,汝南袁氏是韩馥的仕途举主,按两汉传统,受举人应当“事举主以父礼”,因此韩馥逊位,在道义上是符合儒教伦理的。
最初之时,韩馥与袁绍曾经1度紧密合作,但最终兵戎相见,酿成砍杀。
中平6年(189)董卓上洛,韩馥与袁绍则前往冀州。
韩馥入魏郡,而袁绍入渤海。
(董)卓以为然,乃拜(袁)绍勃海太守,封邟乡侯。绍遂以勃海起兵。--《魏书董卓传》
翌年(190)袁绍号召天下诸侯起兵讨董,韩馥亦在其中。
这里需要注意1点,韩馥最初的政治靠山,实际是董卓,而非袁绍。
韩馥起兵之初,曾询问幕僚“助袁氏”与“助董卓”的利弊。
(韩)馥得移,请诸从事问曰:“今当助袁氏邪,助董卓邪?”--《英雄记》
在州吏刘子惠的呵斥下,韩馥“自知言短,而有惭色”。
韩馥既然“言短”,他的政治立场也便1目了然。
治中从事刘子惠曰:“今兴兵为国,何谓袁、董!”(韩)馥自知言短,而有惭色。--《英雄记》
理由其实不难理解:
韩馥依靠董卓的举荐而发迹,自然不能直接倒戈相向,这样会显得自己太过忘恩负义。
比如同为董卓表奏的北海太守孔融与辽东太守公孙度,便没有参与关东联军,即是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