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改变官渡之战的走势。
(曹)公将自东征(刘)备,诸将皆曰:“与公争天下者,袁绍也。今绍方来而弃之东,绍乘人后,若何?”--《魏书武帝纪》
建安十9年(214),伏皇后家族由于阴谋反曹,惨遭夷灭。
建安2十3年(218)太医令吉本、少府耿纪(本书中陈留太守)、司直韦晃在许县叛乱。
至于魏讽之乱…
那是曹操担心曹丕镇不住场子为杀而杀,此事根本就是莫须有,后来朱元璋就学会了这1招。
李善长死得真冤枉!
建安末年的数起叛乱行动,均以“中兴汉室”为口号,叛军甚至打算挟持汉帝“南奔关羽”。
(金祎)睹汉祚将移,谓可季兴,乃喟然发愤,遂与耿纪、韦晃、吉本、本子(吉)邈、邈弟(吉)穆等结谋。--《3辅决录注》
时关羽强盛,京兆金祎等谋挟天子以攻魏,南引关羽为援。--《资治通鉴汉纪》
按建安2十3年(218)的吉本之乱中,刘协与叛军同在许县;
可知他对叛乱计划必然知情,甚至可能是主谋之1。
就刘协的不安份程度来看,曹操有无数次机会可以将其废黜甚至杀害;
后来司马师废黜曹芳、司马昭弑杀曹髦便是如此。
但最终曹操依然隐忍未发,只是将汉帝软禁。
凭曹操的实力,废帝轻而易举;
但废立的恶果,却是曹操所不愿承担的。
昔日董卓亦曾擅行废立(189),因此成为汉廷公敌。
即使董卓后来“擢拔群士,平人”,拼命向公卿士大夫示好,他还是被视作天下大贼。
(董)卓素闻天下同疾阉官诛杀忠良,及其在事,虽行无道,而犹忍性矫情,擢用群士。--《后汉书董卓传》
因此,曹操如果敢于废黜汉帝,就会坐实“汉贼”的身份。
这对曹操而言是巨大损失,对刘备、孙权而言则喜闻乐见。
在此背景下,刘协虽然不安分,但只要刘协还是皇帝(哪怕是傀儡皇帝),那曹操便是大汉丞相,师出有名;
刘协1旦下台,曹操便会沦为篡汉奸贼,千夫所指。
到了那个时候,即使曹操重新拥立1个刘氏傀儡,也无法洗刷身上的骂名。
昔日董卓废黜少帝之后(189),也照例拥立献帝。
但他依然被视作巨贼,甚至连累献帝的法统受损。
比如关东诸侯便骂辱献帝“无血脉之属,安可复信”。
(袁)绍复与(袁)术书曰:“前与韩文节(韩馥字文节)共建永世之道,欲海内见再兴之主(指拥立刘虞)。今西(指长安)名有幼君(指刘协),无血脉之属,公卿以下皆媚事(董)卓,安可复信!”--韦曜《吴书》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有董卓的反面案例在前,曹操即使再反感、再痛恨刘协,也不敢将其废黜,以避免授人话柄。
本书中的赵旻,又何尝不是如此?
袁绍那个狡猾无比的老狐狸,鼓动赵旻废立…确实没安好心。
话说回来,苟哥如今,还怎么可能废刘协?
抽空码了1章,下午还要继续赶工作,明日尽可能恢复两更,今日…
云某晚上2点再睡,先把明天两更的稿子赶1赶。
是故,诸君见谅。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