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所谓5子良将、5虎上将、十2虎臣、4大都督…林林总总,都来源于陈寿的合传方式…
好吧,孙吴实则是周鲁吕3大都督合传,孙吴丞相6逊,与季汉丞相诸葛亮都是单独列传…
天可怜见,就连荀彧、钟繇、华歆等开国功臣及3公,外戚第1功臣夏侯惇都没这待遇。
陈寿修撰《3国志》,虽然没有按照《史记》、《汉书》、《魏略》等史书在卷首名称上进行性质分类(诸如刺客列传、循吏列传、游侠列传云云),却在卷末赞语处进行了性质描述。
以魏书为例:
《卷9》是宗室姻戚将领传;
《卷十》是开国文臣传;
《卷十1》是逸民(邴原、管宁等隐士)传;
《卷十2》是尚书9卿传;
《卷十3》是3公传;
《卷十4》是策士传;
《卷十5》是刺史传;
《卷十7》则是外姓大将传。
自汉季以来,刺史总统诸郡,赋政于外,非若曩时司察之而已。--《魏书卷十5》赞语
程昱、郭嘉、董昭、刘晔、蒋济才策谋略,世之奇士。--《魏书卷十4》赞语
魏氏初祚,肇登3司,盛矣夫!--《魏书卷十3》赞语
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5子为先。--《魏书卷十7》赞语
5子良将传,实则名为《魏书之第十7卷张乐于张徐传》。
按照陈寿先生的排序方式,徐晃最末…
咳咳,扯远了。
西晋开国最为人所诟病者,莫过于“高贵乡公之死”。
贾充、成济,1个是中护军,1个是太子舍人,竟白日弑君,荒悖至极。
中护军贾充又逆帝战于南阙下,帝自用剑。
众欲退,太子舍人成济问充曰:“事急矣。当云何?”
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
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汉晋春秋》
简直可恨至极!
由此,西晋上层也无法再以“忠”束人,便开始妄言“孝”。
即所谓“孝于亲者、必忠于君”。
这完全是自欺欺人的鬼话。
(辛)宪英谓(羊)琇曰:“行矣,戒之!古之君子入则致孝于亲,出则致节于国。”--《晋书列女传》
问题是,辛宪英的老爹辛毗,就不是个好东西。
2十4孝中,竟有3孝源自西晋这个短命王朝,可知当时“造神运动”之猖獗。
“卧冰求鲤”的王郎,出自琅琊王氏,本是高门贵游子弟。
东晋的“王与马、共天下”,即指琅琊王氏。
王郎地位如此尊崇,其人用得着卧冰?
遑论卧冰焉能求鲤?
“埋儿奉母”的郭巨,河内温县人,与司马氏同乡之谊。
“扼虎救父”的杨香,年仅十4、竟手搏猛虎,比“东北纯爷们儿”完颜吴乞买还厉害。
(阿骨打)弟吴乞买、粘罕、胡舍等尝从猎。能呼鹿、刺虎、搏熊。--《辽史天祚帝纪》
两晋南朝士族腐败至极,不识兵革。
梁朝建康令王复乃至“认马作虎”,天下传笑。
建康令王复,性既儒雅,未尝乘骑,见马嘶喷6梁。
莫不震慑,乃谓人曰:“正是虎,何故名为马乎?”
其风俗至此。--《颜氏家训》
故此,杨香手搏者,或许是匹小马驹儿也说不定。
可知“2十4孝”中的西晋人物,完全是不切实际的胡说8道。
究其根由,不外乎司马氏用所谓“孝道”自欺欺人罢了。
思及高贵乡公曹髦,云某不由得义愤填膺!
王沈狗贼可恨也!
云某再鞭鞭尸!
当宣(指老贼司马懿)、景(指大贼司马师)开基之始,曹、马构纷之际,或列营渭曲,见屈武侯;
或发仗云台,取伤成济。
陈寿、王隐,咸杜口而无言。--《史通直书篇》
意思是说,《晋书》、《3国志魏书》是秽史,迫于群贼当道、大兴文字狱,即使是陈寿、王隐(东晋司马睿、司马绍两朝良史)这样有“良史之才”的人物,也不免“多为时讳,杜口无言”。
陈寿初仕蜀汉,后入西晋,其修撰《3国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