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王即曹植。
公(曹髦)神明爽俊,德音宣朗。罢朝,景王私曰:“上何如主也?”钟会对曰:“才同陈思,武类太祖。”--《魏氏春秋》
但是空会读书有用吗?
没用。
伟人曾说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1标准”,讲的就是书本的知识,必须与现实的实践相结合。
曹氏诸少帝除了会读书,1无所长。
最好的结果,就是成长为曹髦这种“直线思维”的愣头青;
在激愤之下酿成巨祸,被司马氏的狗腿子1枪刺死,横毙街头。
当然了,云某绝无贬低高贵乡公之意,实际上,云某非常钦佩其人的勇气,曹髦比刘协强百倍!
但曹髦至少应该仔细谋划1番。
可惜,曹髦不懂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以诡计对待诡计的道理。
而且,曹髦也不该召集那么多人密谋…
若非王沈这个狗贼告密,曹髦其实还是很有希望的。
我呸!狗贼王沈…
不,云某不该侮辱狗!
太子舍人成济问(贾)充曰:“事急矣。当云何?”充曰:“畜养汝等,正谓今日。今日之事,无所问也。”济即前刺帝,刃出于背。--《汉晋春秋》
至于曹芳、曹奂之流,在这种的宫廷教育下,还不如曹髦。只能“坐受废辱,贻笑千古”。
(曹髦曰)吾不能坐受废辱(指齐王芳)。--《汉晋春秋》
至于蜀汉的刘禅,是庸才弱主的代名词,不提也罢。
刘禅是刘备4十6岁所生,“老来子”总是极受宠爱的,甚至为了保刘禅太平,刘备把养子刘封都处死了。
后主成长时,刘备已经发迹,因此也不出意外地变成1个庸人。
(刘禅)惑阉竖则为昬闇之后……自(诸葛)亮没后,(蜀汉)兹制渐亏,优劣著矣。--《蜀书后主传》
没办法,刘禅长于深宫,身边只有奸宦佞臣。
要不是仗着诸葛亮等人的勉力维持,只怕刘备刚死,蜀汉便要崩溃。
同时代的孙权诸子,亦劣弱不堪。
孙权的继承者孙亮,是其6十岁时所生,已经是爷孙的行辈差异。因此孙亮无疑成长于深宫之中。
按记载,孙亮幼年极为聪慧,简直有如神明。
其人最终却因为谋诛权臣,而泄露被废。
注意:孙亮断案如神,事见《吴历》与《江表传》,文多不载。
实际泄露孙亮计划的,正是他的岳父和老婆。
(孙亮曰)卿宣诏语卿父,勿令卿母知之。女人既不晓大事,且(孙)綝同堂姐,邂逅泄漏,误孤非小也。”(全)纪承诏,以告(全)尚,尚无远虑,以语纪母。母使人密语綝。綝夜发严兵废(孙)亮。--《江表传》
唉!
孙亮太单纯了!
皇帝隐居深宫,身边除了太监,侍讲,就只有女眷。
太监多是文盲;
侍讲碌碌无为;
女眷由于受不到教育,更是百无1用。
即使资质如孙亮般上乘,也不免沦为庸主。
至于孙亮之后的孙休,虽然也勤学不倦,最终却被张布等权臣蒙蔽,捉弄得1塌糊涂。
孙休做皇帝时,不仅平日里见不到外臣,连遗诏都被篡改,自己的亲儿子也被废掉。
(孙休)欲延(韦)曜侍讲,而左将军张布近习宠幸,事行多玷,惮(韦)曜侍讲儒士,又性精确,惧以古今警戒休意,固争不可。--《吴书韦曜传》
韦曜便是《吴书》的作者,以茶代酒的那位。
孙亮、孙休在“苦读圣贤书”方面,不可谓不勤奋,最终却均以悲剧收场。
这正是因为所谓的圣贤书,不肯教授君主以人情世故,反而天马行空地扯些废话,比如“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之类的浮夸虚言。
好似只要君主修身砥砺,诚心祭祀,就能天下太平1样。
在这种荒唐的教育下,嗣君们不仅不了解民间的疾苦,甚至连宫廷斗争的残酷都1无所知;
所以,他们沦为庸才甚至昏君,简直是势所必至。
因此赵旻才会痛恨用“圣贤书”教育子孙的那种愚蠢方式。
因为,书本与现实的差距,比地球和太阳的距离更遥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