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外戚与定天下,侯者2人。故誓曰:“非刘氏不王,若有亡(无)功非上所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汉书外戚恩泽侯表》
汉制中的王,又分为同姓王和异姓王。在东吴政权中,孙策无疑是同姓王。
在同时代的诸多王爵中,曹操是汉廷魏王,孙权是魏廷吴王。2人都是异姓王,却得到魏、吴的美号。
从史源角度看,先秦时代的魏国雄于3晋;吴国则是泰伯、仲雍的后裔——论辈分,2人是周文王的伯父,地位尊贵,政治隐喻浓厚。
吴王与晋定公争长。吴王(夫差)曰:“于周室我为长。”晋定公曰:“于姬姓我为伯。”--《史记吴太伯世家》
相比之下,长沙不过是偏僻小郡。
秦汉之交,长沙王吴芮由于实力最弱,侥幸躲过了刘邦对异姓王的清洗。
昔高祖定天下,功臣异姓而王者8国……唯吴芮之起,不失正道,故能传号5世,以无嗣绝。--《汉书吴芮传》
西汉中叶,长沙王刘发“以其母微无宠,故王卑湿贫国”。彼时的长沙被称作“卑湿贫国”,其不发达程度是可以想见的。
(刘发)以其母微无宠,故王(统治)卑湿贫国。--《汉书景十3王传》
两相比对,可以清楚看到:
汉末3国的异姓王,分别得到“魏王”与“吴王”的尊贵头衔;
孙策以同姓王之尊,却仅得到“长沙王”,而且还是虚封遥领。
其背后含义,不言自明。
孙策的长沙桓王封号,既反映出特殊的时代背景,又反映出东吴的政治空气。
孙策诛戮江东英豪,与吴、会大姓的关系十分紧张;因此他的封地被安排在荆州长沙,这无疑是为了淡化他与江东的联系。
同时,孙权以小宗身份上位,对待孙策1系,便不得不多加提防。在此背景下,孙策仅得王爵;至于其子孙绍,则被进1步降格为侯爵。
在谥号选择上,孙权亦有所保留。“武”谥被赐给孙坚,至于孙策,仅仅得到“桓王”谥号。桓虽为美谥,但在东汉末年“桓帝失德”的历史背景下,无疑显得意味深长。
其实东吴的统绪问题,困扰了孙权终生,因此他对孙策的态度也显得十分复杂,既有尊重之情,又有排斥之心。
孙绍始为“吴侯”,后为“上虞侯”。这1爵位变化,可以充分反映出孙权的矛盾心理。
及至孙皓,昭穆疏远,心理负担减轻,孙绍之子孙奉也因此遇害。东吴的统绪问题,终于被后世之君以暴力手段终结。
孙氏兄弟1母同胞,也曾有过相亲相敬的美好时光;
但在权力与私欲的作用下,孙权对孙策“尊崇未至”,孙权后裔则诛灭孙策后裔。
同室操戈,乃至于此,徒令后世读者1声叹息。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