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袁绍传》
《孙子兵法》云:五则攻之,倍则战之。袁绍在军粮压力之下,选择利用优势兵力渡河强攻,本身并无不妥。
实际就《魏书》当中的记载看,袁绍渡河之初,一度取得战略优势,曹操后方“军民疲乏,多叛应袁绍”。
太祖与(袁)绍相持日久,百姓疲乏,多叛应绍,军食乏。--《魏书袁绍传》
时袁绍举兵南侵,遣使招诱豫州诸郡,诸郡多受其命。--《魏书赵俨传》
可见沮授的相关记载,实际是以结果倒推原因,是曹魏史官的强词夺理。
如果仔细梳理袁绍麾下众谋主的意见,会发现审配、郭图、逄纪、许攸等人均支持袁绍渡河决战,真正的反对者,仅有沮授与田丰二人而已。
您问这二人因何反对?
这个不难猜吧?
袁绍若打回河南,呵呵,河北人还能落到好吗?
审配反而是心底无私天地宽之人。
总而言之…
由此可见,袁绍绝非“不纳忠言”之人,《魏书》实际是刻意选取剪裁对袁绍不利的言论。
官渡之战的胶着期间(200),沮授曾建议袁绍“遣别军助战刘表”,以袭击曹操的后方。
结果…
“袁绍又不从”。
沮授说(袁)绍:“可遣将蒋奇别为支军于(刘)表,以断曹公之钞。”(袁)绍复不从。--《魏书袁绍传》
乍看之下,袁绍“刚愎自用,不纳忠言”,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
按《刘表传》记载,“袁绍求援于刘表,刘表许之而不至,亦不助曹操”。
可见袁绍已经做到位,是刘表不守信用。
但在曹魏史官的笔法下,一切都成了袁绍的错。
太祖与袁绍方相持于官渡,(袁)绍遣人求助,(刘)表许之而不至,亦不佐太祖。--《魏书刘表传》
刘表奉行的是“保境安民,坐观成败”的中立政策,因此根本指望不上。
何况彼时,张羡长沙之乱刚刚平定,刘表哪敢在此时轻易调兵离开荆州?
刘表守户之犬之名,岂是白叫?
但袁绍对于骚扰曹操后方,确实下过一番力气。
下一章咱们继续说。.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