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妥当,脸色涨得通红。他改变了语气,鼓励道:“张嵩太过傲慢,你们都去与他交战。四人围攻,他定难敌我们!”
听到这番话,隋固的将军们心中更加不快,因为他们以多敌少,这让他们感到被羞辱。
虽有不满,隋固手下的四名大将还是骑马挺身,准备面对张嵩,当然,他们首先不忘先对他进行一番嘲讽。
张嵩依旧傲慢,无论对方说些什么,他总是以相同的自信回答。
其中一人挑衅道,“别太嚣张,小子。看我用长矛刺穿你!”
张嵩冷声回应:“快来送死!”
另一位将领嘲讽道,“我等大军集结,即便你有过人的技能,又岂能扭转败局?明智之举应是早日投降!”
张嵩依旧傲慢地回应:“快来送死!”
另一位将领更是加码,“你如此傲慢,休怪我们四人联手对你!若你心中有所忌惮,早日撤退为妙!”
张嵩重复着他的回答:“快来送死!”
他的回答单一而重复,让对方将领们目瞪口呆。他们心中暗忖,我们如此费尽唇舌,你却只回应这句?这实在是太不尊重人了!因此,隋固的四名将领也被激起了怒火,他们排成一列,向张嵩发起了冲击。
张嵩早已习惯了这种傲慢的态度。在白门楼之上,他敢于指着曹操的鼻子骂他秃头,对刘备大吼“大耳朵贼”。如今,面对隋固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感到自己在心理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只要对方不出赵云这样的绝世猛将,他便无所畏惧。
随着骑术的精进,张嵩在马背上的战斗技巧已经超越了张辽,他的力量也胜过张辽。加之他所骑的战马卓越非凡,这使得他在战场上的优势愈发显着。
这并非张嵩采取了什么不正当的手段。这都是因为吕布的基因太过优秀,或者说太过野性,仿佛他就是为了战场而诞生的。除了身体和武术上的优势,张嵩还能在战斗中本能地寻找到最致命的攻击方式,这无疑是高效且实用的。
眼见对手一次性派遣四名将领上前挑战,张嵩这边的士兵们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训兵和张家谷的士兵们惊愕之余,充满了愤怒与不屑,诅咒对方无耻。
然而,陇翔和胡本的士兵们却笑了起来,他们并未感到恐惧或慌张。在他们眼中,四个人实在是太少了。毕竟,以吕布的全盛时期之勇,足矣一对十,且仍能取得胜利!对手仅派遣这么少的将领同时对战年轻侯爷,对于陇翔和胡本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荣誉的肯定,是对他们力量的一种象征。因此,他们欢呼雀跃,他们大声吼叫。
城楼上的陈宫和张辽心惊胆战,担忧张嵩可能会出差错。张辽立刻率领他的亲兵匆忙下城,打算加入战场助张嵩一臂之力。
高顺距离张嵩最近,他骑马冲出阵列,高声喊道:“无赖将军,真乃无耻之极!年轻侯爷,让我助你一臂之力!”
然而,张嵩坚定地拒绝了高顺的好意。“小公,不必担心。张嵩一人足以应对!”
高顺只得无奈地掉转马头,焦急地在一旁观战。
并非张嵩不愿与人并肩作战;实际上,这场决斗与寻常战斗大相径庭,人数众多并不意味着胜利。张嵩清楚记得,当年三英战吕布最终以平局收场,正是因为刘备手下留情。关羽和张飞皆为勇猛之将,若吕布露出丝毫破绽,他们便会转而攻击刘备,届时两位将军不得不出手救援。这些往事吕布曾亲口讲述给张嵩,因此张嵩记忆犹新。
高顺显然并不擅长骑兵战术;他在马背上的表现甚是有限,甚至可以说相当糟糕。然而,尽管他的武术技能不佳,他的勇气可嘉,且训练军队的能力无人能及,这便是他赢得着名将军声誉的原因。
因此,张嵩显然不能让高顺干扰自己的战斗,尤其是因为,他面前的四位将军骑着短腿战马,张嵩已经找到了获胜的策略!
达达达……
对方四名将军向张嵩发起冲击,两人前置,两人后掠,两侧包抄。
酒精在张嵩的血管中激荡,他无畏的勇气如同热血沸腾。他催动坐骑,迎头而上。
首先遭遇的长矛刺击,张嵩凭借他强大的力量击中了右边的将军。
那名将军试图用尽全力阻挡,但如何能抵挡张嵩如山般的力量?一声巨响,战马跪倒在地,骑手也跟着摔落。
紧接着,左侧的将领挥舞长矛刺来,但张嵩轻松地从马镫处一跃,避开攻击,随即转身应对剩下的两名将军。其中一人长矛直刺,另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