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宋帝心事有谁知 > 第三十七回:力挽狂澜助复辟 功成名就身随退

第三十七回:力挽狂澜助复辟 功成名就身随退 (第2/4页)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怪物大师:鉴道之证 寒门书生:出门捡个便宜小娇妻 霸唐:日不落帝国 我在火影里有写轮眼 三国之土豪家的傻儿子 夜心重生记 玄德至水浒 打破宿命:混乱的双穿狗血剧 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救命!她们怎么来现实了 潜影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大宋异姓王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热血:缔造最强不良时代 快穿之反抗命运的我满身反骨 皇后让我别再来了 崇祯:30年不上朝

逃跑了。这天夜里,尚书省紧急下发诏书,命令各路大军追捕苗傅等人。

韩世忠、张俊、刘光世这时驰入城门,来到宫门附近。韩世忠刚准备进入宫城,他的下属张介说:“将军不可轻易进入。虽然听说二贼已去,但还是小心为妙。”这时城上的守卫听到说话声,赶紧告诉皇上。皇上亲自来到宫门口,双手握住韩世忠的手悲痛恸哭。刘光世、张俊也相继来了,并一起见于内殿,皇上嘉劳了他们好一阵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虽然前面朱胜非等人已经承诺让王世修作为内应,来回通报叛军的情况,以便戴罪立功,但是韩世忠却认为,王世修亲自带人诛杀了自己的知遇之恩人王渊,因此强烈要求把王世修斩首。

于是,平寇左将军韩世忠亲手抓住工部侍郎王世修,把他送给狱吏,并拘捕了他的妻子。朝廷让制置使刘光世审问他和苗傅叛乱的经过。监察御史陈戬在军中审问王世修,他详细描述了连同苗傅等谋逆作乱的情况,最终被诏斩于都市。

吕颐浩、张浚带领勤王大兵进入城内,城内居民以手加额,夹道欢迎。吕颐浩、张浚与诸将在殿庐见到朱胜非,因而请求面见皇上。由于朝廷才经过变乱,对谁也不能贸然相信,于是合门使就说:“按照惯例,没有带兵将军与宰执同时觐见皇上的先例。”

朱胜非看到这种情况,就对张浚等人说:“吕枢密虽然可以随班觐见,然而也需要皇上降旨,其馀人就在外面安营扎寨等候着吧。”

这样,一切准备就绪之后,皇帝才正式御殿受朝拜了。

知枢密院事张浚等人上奏说:“逆臣苗傅、刘正彦引兵逃走,请全国诸州,凡是生擒苗傅、刘正彦的人,平头百姓的,升官为观察使,不愿当官的就赏钱十万缗;凡是能斩杀苗傅、刘正彦的也按照这个办法对待。凡是抓获王钧甫、马柔吉、张逵、苗瑀、苗翊的人,也一并升职。其馀官兵、将校,全部赦免罪责,一切不问。希望降下黄榜使天下晓谕。”皇上答应了,就下诏全国施行。

经过这次兵变教训,皇帝也看到临安老城非常狭小,做一个府衙倒是很好,但作为一座皇宫来使用,就非常狭小了。一支几百人的士兵部队,就完全可以把它围得水泄不通。因此,朝廷更加支持当初汪伯彦、黄潜善提出在临安修建新宫城的想法。就这样,汪召嗣负责圈占的这块土地突然价值上升了一千多倍。

把临安事情处理完毕之后,朝廷权贵惊恐不安的情绪慢慢稳定了下来。看到天气逐渐炎热起来,金人的进攻也放慢了节奏,宋帝赵构就带领部分权贵回到建康去了。

常言说,“若无外患,必有内忧。”朝廷刚刚稳定下来,宋廷内部官僚之间的斗争就马上开始了。

一些官吏看到朱胜非在这次平息兵变过程中力挽狂澜的巨大作用,非常嫉妒。又看到朝廷恢复正常后,自己没有得到奖赏而怀恨在心,就准备排挤朱胜非。

这一天,御史中丞张守就弹劾说,“由于朱胜非没有远见,不能预防叛乱,致使盗贼猖獗,应当罢免职务”。由于这纯粹是无稽之谈,因此他的弹劾朝廷就没有理睬。

朱胜非感到很郁闷,却无处诉说。因为叛乱才平息,皇帝才复位,许多人对于高官厚禄觊觎已久,他作为宰相不方便私下接触任何人。于是他想到了“大隐隐于朝”的高忠义,赶紧派人把他招来。

朱胜非略备薄酒,招待高忠义用餐。高忠义一见朱胜非,赶紧祝贺道:“相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稳定江山社稷,可喜可贺啊!”

朱胜非说道:“哪里、哪里。我正为这件事苦恼呢。因此今天请你来,想听一下你的高见。”

高忠义说道:“不敢当、不敢当。”

朱胜非说道:“张守弹劾我的奏章,你也听说了吧?”

高忠义说道:“这个自然听说了,‘树大招风吗’。但是皇帝英明,不会听他的。”

朱胜非说道:“人言可畏。张守的弹劾倒是给我提了个醒。”

高忠义附和说道:“是的。小心驶得万年船。”

朱胜非说道:“高学士是局外之人,对朝政看得更为真切。”说到这里,他站起来给高忠义作揖说道“还希望高学士真诚指点一二。”

高忠义大惊,说道:“这个究竟是为何?何必行如此大礼?”

朱胜非说道:“高学士自从圣上是康王时,就跟随在圣上身边,对圣上的心事应当最清楚。因此今天略备薄酒,就是想请高学士帮助一下。”

高忠义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页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守护在封神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