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隽朗,笔墨集中,观点鲜明。此词如其尾句“惊人从匿举,更喜一鸣高”,自能名声远闻也。
【临江仙\/分韵得哇】
◎真水无香
仲夏值班人影乱,接警立案无暇。华灯渐灭酒旗斜,步巡过静巷,桂魄罩轻纱。
夜阑更深闻警讯,困乏皆赴爪哇。**闪烁耀窗花,月高星数点,归途见栖鸦。
★评:杨诚斋曰:“从来天分低拙之人,好谈格调,而不解风趣。何也?格调是空架子,有腔口易描;风趣专写性灵,非天才不办。”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真水先生此词生动活泼,恰如山野泉间之奇石野花。有不事雕琢的天真朴拙之美。若以平仄格律论,则未免落流俗。袁枚先生亦云“须知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三百篇》半是劳人思妇率意言情之事;谁为之格,谁为之律?而今之谈格调者,能出其范围否?况皋、禹之歌,不同乎《三百篇》;《国风》之格,不同乎《雅》、《颂》:格岂有一定哉?许浑云:“吟诗好似成仙骨,骨里无诗莫浪吟。”诗在骨不在格也。......有性情,便有格律,格律不在性情外。”有事有景,有情有性,非真水先生之率性不可得此词。
【后记】
词会当时,十一人相隔千里,处境皆异,有人四世同堂其乐融融,有人独居异乡风雨飘摇,有人紧张备考如剑高悬,有人途穷而返饮酒遣怀,但相同的是创作的真实与鲜活。壬寅端午当日的心情状态被定格在一曲曲《临江仙》中,而十一首《临江仙》又如十一味草药会于一炉,浴身浴心。
“和而不同”的人本取向作为人文价值的基础的时候,是没有排他性的。这与某些文明形式中的自我价值中心论的倾向很不相同。在某些文化群体中,常常以自我的价值标准为样板,批评其他不同于自己的价值标准的文化类型,甚至质疑不同价值标准之存在的合理性。但《浴兰集》没有这样的特征,所以包容力非常强。而这正是“和”的魅力之所在。所谓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正如端午一节,可以拥有二十多个名字,诗词,也同样可以有百千万种面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