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榆城内,刘玄机所在的中军大帐里很是暖和。
一众幕僚分别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处理各项事务,汉王刘玄机一个人坐在桌案后面看着书。
读书的习惯还是李元徽当年你灌输给他的,后来成亲之后,李王妃更是督促他多读书,增长见闻。
到了如今,他对于读书已经完全是自发性的了。
而随着他看的史书、兵书,看的越多,就越觉得这太阳底下没什么新鲜事。
从《春秋》《史记》《汉书》《三国志》《魏书》.这些东西是越看越通透。
难怪这些读书的人有这么多见识,一切都好像是有迹可循的一般。
就比如他现在所读的《三国志》,其中有很多人物都听李元徽和李王妃讲过,但自己看的时候,又是另一个模样。
这慕容英的几个儿子,其结果跟袁绍的几个儿子何其相似?由此,刘玄机也想到另一件事,就是这李家兄弟,能不能也学学袁绍的几个儿子?这几人要是斗一斗,这天下那就是白送咱老刘家的一样的。
不过他也知道,打天下的事,不能光靠对手犯错。
曹操那是在官渡之战拼命打出来的生机,要是官渡输了,那他根本就等不到袁绍病逝,更等不到袁家诸子内乱。
所以第一点,要能打的赢。
第二点,要能活的够久。
得能做到这两点,才有机会去坐收渔翁之利。
曹操夜袭乌巢,那是拼命打的。
追兵不到背后都不管他!
“袁绍一世英雄,可惜诸子不成器啊若是袁家诸子和睦,还有魏武什么事呢?”
想到这,刘玄机发出一丝感叹,而几个幕僚闻听此言也都停手中的事务,抬起头来。
“太尉莫非是在说李唐皇室的齐王兄弟?”
李元忠率先问道。
刘玄机道:“袁绍病逝,其诸子合力之时,尚且能抵御曹操,而一旦诸子生乱,则袁氏败矣,远的不说,就说这昭武帝诸子.”
王思政却道:“太尉所言,甚至道理,但袁家诸子,却远不如李唐兄弟,我观自古帝室,未尝有才俊如李唐之盛,但过犹不及,李家兄弟未必能始终如一,大王可静观其变,早晚必有事端.”
刘玄机闻言点了点头,对于王思政的话他也是很赞同的。
有些东西就是天性,是人就免不了天性的控制,你们兄弟几人就真能放下利益的纠葛始终如一?齐心协力?
();()
我不信。
但你们要真这样,那输了也没办法。
这边几人正有感而发,就有亲卫送来情报,直接递到了刘玄机的案前。
展开一看,刘玄机嘴角的笑意压都压不住,拍案道:“这大唐皇帝他日我若能有洛阳,必是李公赠我.”
随后,刘玄机把情报传阅了一下,几个主要幕僚看过之后,神色各异。
李元忠面上比较严肃,“李源发兵十数万,气势汹汹,可谓来者不善啊。
我军还是要做多些准备,不如退往邺城接敌,更有把握些。”
王思政却摇了摇头道:“依我看,却未必是冲我们大燕来的,说不定”
刘玄机道:“这就是冲着李四去了,想不到啊,哈哈哈,我本以为他们会兄弟不和,却没想到父子之间,也是如此,这样一来,李四恐怕要被他老子带回关中,哈哈哈,不管接下来是谁在洛阳,还能比李四更难对付吗?”
刘玄机的嗅觉很敏感,在看过李源将要率大军东巡的消息之后,就知道这其中肯定是有猫腻的,随后他就想到了目前大唐局面和李源的处境。
哪怕换上李二跟他对线,他也浑然不惧。
但跟李四对阵,他是真有些心虚。就是你明知道他会做什么,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
但现在看来,李源应该是要把李四带回关中,不然他带着这么多人马,图啥?
难不成真是北伐的?
一直默不作声的凌敬却突然道:“退兵,是一定要退兵的,但什么时候退兵,却是可以选择的.”
刘玄机道:“凌参军请说。”
“属下以为,太尉应该在李源入洛阳之后退兵,并且一定要放出风声,说我军是因为惧怕大唐皇帝的威名,所以退兵.”
“你的意思,引诱他攻打邺城?”
“然也。”
刘玄机听完了主意之后,脸色开始变得严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