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分家这事,是几天后,林白赶着牛车去镇上卖草药买东西的时候听人说起的。
这个封建时代,又没有报纸新闻更没有互联网,各种消息全靠人们扯老婆舌传闲话,那真是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林白这个养子还养父林大河恩情的事情也在其中。
林家这点事已经是这个月传闲话的焦点事件了,林白听了听故事中涉及自己的部分基本属实,没过于夸张的地方。
那看来,林家是真的分家了。
山洞这地方,偶尔住住还行,重点是那里没有人啊,还得在村里买块宅基地盖房。杨村两百多户人家里面,林姓只占了三十多户,近半村民都是姓杨,剩下的也都和杨家有姻亲关系,不然那里也不会叫杨村了。
虽然还林大河恩情这事得罪了林氏家族,不过只要里正和杨氏家族容得下林白,那林白还是能在村里生活。
在镇子上的点心铺子,林白买了二斤桂花糕、二斤枣泥糕、二斤绿豆糕、二斤红豆糕,二斤茶叶,又从空间里准备了野猪身上切下来的五花肉,凑了六色礼物,连带着买下的针头线脑等物,赶着牛车回到杨村去了里正家中。
村人送礼,几个鸡蛋一把粉条几尺粗布就是不错的礼物了,林白这些礼物加起来怎么看也要一两多白银,里正杨兴见了也有些动容,虽然知道林白净身出户离开林大河家中之后通过进山挖药材去镇上的药铺卖药材赚了些钱甚至买上了牛车,只是没想到林白比自己想象中的出手还阔。
“里正,这次来,是我想回村子里住着,只是我没有宅基地,不过银子我还是有一些的。我想在村里买一块宅基地,然后盖房。”
“这事正是归我管,村里的宅基地一两银子一亩,最少要买半亩地。”说着,杨兴拿出一张村里简易的平面图来,指了几个地方:“这几处,都说能卖的宅基地。”
林白在村里住了十几年,村里的状况也都熟悉,知道里正指出的这里不是当年有人住现在没人住了,就是杂草都不长的盐碱地。
林白想想之后,在平面图上画了一圈:“里正,这一片有多大。”
“这里是以前马老六家的宅子,后来马老六家逃难之后就破败了,这块地面积一亩。你画出的这块还包括马老六房子后面的一块盐碱地,大约五亩大小。”
林白拿出七两银子:“就这块了,剩下的银子要交契税,若是还有剩下的,请里正和官府里面的差爷们喝酒。”
杨兴:“那好,这事就交给我了。房子准备怎么盖,有想法吗,毕竟是六亩宅基地。”
这点林白早有想法:“后面盐碱地上的宅地基起三面十间青砖大瓦房,前面以前马老六家的屋子恢复成六间土坯房,马老六以前的院子做前院,三面青砖瓦房之间的院子是中院,青砖房后面种一些树木作为后院。”
杨兴:“青砖价格从窑厂运过来差不多是两文钱一块,一块瓦的价格是三文。一间青砖瓦房至少需要八千块青砖,连工带料的成本至少是二十两白银。而一间土坯房连工带料最多也就二三两银子。这可差了不少啊。其实都是一样的住人,你看村里也就杨家的祠堂是青砖瓦房,这还是我们杨家这么多人攒了几十年的银钱才建起来的。”
“我意已决。”
“好吧,反正我已经劝过了。你有钱盖就行。”
山洞还是要住一段日子,毕竟从拿下地契到盖好房子,怎么看也要一个月。林白还是选择生活在这里,就是让林大河看看,自己离开林家会过得更好,不气气他怎么对得住自己这些年在林家吃的苦受的累。
第二天里正杨兴带着林白去县城办了宅基地的地契,又去请了县里专门负责营造的师傅给林白看宅基地。
等到了村里,营建师傅看过之后:“这里这么大的宅基地要盖青砖瓦房的话,不如盖成三进的青砖瓦房,那至少也是百年基业了。
三进青砖瓦房最小的格局是十三间,虽然比以前的计划多三间,但是看着更周正,后院挖土建造土坯房和院墙,还能挖出一个池塘来,等下了雨还能在里面养鱼,反正这块地也是盐碱地,除了泡桐其他树木也种不活。
县里的大户人家的三进院子也都是这么营建的。”
“行吧,您是师傅,您看着办。”营建师傅既然这么说了,林白也就从善如流,不就多出三间青砖瓦房吗,自己还承受得起。
配房、耳房、院墙之类的,还是用土坯建设,毕竟土坯这能就地取材,盖房需要的树木向里正交点钱,就能去山上砍树——几十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