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最后家破人亡,纷纷逃亡。
还有那个农田水利法,听起来是不错,但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搞了一刀切,一些不需要修建水利的地方也开始大修水利,因为修建水利的数量关系到地方官员的政绩,这就导致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
在古代搞建筑工程跟在现在不一样,古代没有机械,所有的建筑工程都是人去完成的,而且是需要青壮劳力,把壮劳力都拉去搞工程了,他们家里的地就没有人种了,来年粮食歉收,日子就有可能过不下去,所以在古代大兴土木往往是国家的大忌,会被一大堆御史交相劝谏。
所以王安石的这两套变法措施虽然初衷是好的,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采取了一刀切的办法,导致了许多问题,甚至造成了大量的难民,一名官员给宋神宗送上一副难民图后,宋神宗也颇为动容,不久就废除了新法。
关于王安石变法的利弊问题,历代也是争论不休的,赞美他的人将他说成是伟大的改革家,诋毁他的人甚至说他的变法是导致北宋靖康之变的罪魁祸首。
其实,在朱楧看来,王安石设立的这套新法,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好的方面集中体现在他的军事措施上,他设立的保甲法、将兵法、军器监法,对北宋军队战斗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甚至是练出了保卫了南宋半壁江山的秦晋西军,朱楧的军事措施也有借鉴他的部分。
但是相比于军事措施,他的经济措施就烂的一塌糊涂了,集中体现在上面说的青苗法和农田水利法,造成了大量的弊政,也给反对派攻击他提供了大量的口实。总体来说,他的新法还是收到了一定的效果的。有人说他是造成北宋末年党争进而导致靖康之变的罪魁祸首。
但在朱楧看来,靖康之变真的跟王安石没有关系,靖康之变的原因完全是宋朝不修武备,只是依靠着一群文官嘴炮治国,被灭亡是迟早的事情,毕竟文官集团再团结,也打不过强大的战争机器。王安石变法好歹还给他们练出了一支保卫南宋半壁江山的秦晋西军。
所以,考成法的标准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搞一刀切,反正现在朱楧有强大的情报系统,对各地的实际情况已经可以做到了如指掌,不会担心因为失误或者被骗而使国民遭受损失。相信有了这套制度,肃国的国库就会永远充实起来,将来不管是打仗还是赈灾,钱粮都是杠杠的,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啃的动这个硬骨头了。
这几日都是在忙军国大事,的确是让人很累,心累,做国王也很不容易啊,要时时刻刻提防着那群大臣贪污自己的钱,时时刻刻与他们勾心斗角,别的不说,单说开办女子学院和设立东厂的事情就让朱楧伤透脑筋了,费了半天心思,花了无数手段,才将他们搞定。
谁说信任大臣就能天下大治?大臣们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心里也有自己的小九九,也愿意少干活,多捞钱,不愿意让别人监督,不愿意让别人分掉他们的权力蛋糕,对于这个群体,只能用,但决不能信,要时时刻刻提防着他们,要不然就会落一个崇祯的下场。
不过这些事总算是忙完了,接下来的这几日没有什么大事要做,是该娱乐一下自己,过一过腐败生活的时候了。朱楧将怀恩叫道自己的寝宫,轻描淡写地问了问挑选才艺少女的工作进行的怎么样了。
怀恩虽然已经知道了这位王上想要涉及娱乐场所的事情,但他从小就伺候朱楧,对这位王上的心思摸得可谓是最为透彻了,他心里知道,这位王上虽然会将大部分才艺少女派下去赚钱,但肯定还是会将最好的留给自己享受,毕竟人都是有劣根性的,当即坏坏一笑,弓着身谄媚道:“启禀王上,奴婢挑了三十个样貌、才艺都很不错的女子,他们已经在宫内恭候王上了。”
“三十个?你想累死寡人啊?”朱楧竟然很没出息的笑出了声,然后故意装作一副没好气地样子说道:“这样,你将她们都编上号,寡人要亲自考核他们的才艺,最后留下五六个,其他的都打发到下面去。”
这是要亲自选秀的节奏啊,怀恩一手拿着拂尘,弓着腰,恭敬地说道:“奴婢遵旨,请王上稍等片刻,奴婢去去就来。”
朱楧没有答话,不耐烦地挥了一下手,示意他赶紧去办事,怀恩又向朱楧施了一礼,然后恭恭敬敬地退出大殿,来到了储秀宫,那三十个才貌双绝的女子都在这里等待着王上的召见。
她们本来都是名门闺秀,只是时运不济,自己的父亲犯了事,连累自己被沦为奴隶,被皇上发配到西北来供肃王差遣,奴隶营的日子是什么样就不用多说了,用暗无天日这四个字都不能形容,那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