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斗即以角触不直者,因而也称直辨兽,亦或者为“触邪”。
当人们发生冲突或纠纷的时候,獬豸兽能用角指向无理的一方,甚至可以将罪该万死的人用角抵死,令犯法者不寒而栗。
帝尧的刑官皋陶曾饲有獬豸,治狱以獬豸助辨罪疑,凡遇疑难不决之事,悉着獬豸裁决,均准确无误。
所以在古代,獬豸就成了执法公正的化身,獬豸是有着羊的身体、麒麟外观的瑞兽,拥有分辨正与不正的神秘力量,而不正者则会遭受惩罚。
此时放着两只獬豸模样的石兽在法庭门前,此举也是意义非凡。
尤其是在正一去注意到整个法庭前的外观时,他更感到阴律司对于”法”的尊重,先不说有代表法的神兽,就是法庭大门上的牌匾,依旧是以这个“灋”字书写,所以此时的法庭亦可以称之为“灋庭”!
灋庭门前有三层台阶,是以公正、公平、公开为象征,二兽拱围在中间,三层台阶层层递进,说明了法理的严肃性!
再者,在灋庭的右侧门前,还有一面巨大的皮鼓放置在那里,在承载着皮鼓的鼓架上亦刻有其名称——鸣冤鼓!
这种鼓在正一看来也没多大的稀奇,毕竟在古时候的衙门经常会有这种鼓的存在,可在现代,基本上是没有了这类设施的。
不过鸣冤鼓的由来也是有着悠久的历史底蕴。
相传,汉开国皇帝刘邦登基不久,他有个侄子倚仗皇势胡作非为。
一天,京城少女苏小娥正在街上行走,恰遇浪荡皇侄,他见小娥貌美若仙,遂生邪念,上前调戏。
只听“啪”的一声,小娥不知哪来的勇气,一巴掌扇到皇侄脸上。
皇侄在众人面前挨此一掌,岂肯罢休,骂道:“不识抬举的贱娼,我要你立死此地!”
言毕,夺过随从手中的齐眉棍,使劲向小娥头上砸下。
只听“咣当”一声,皇侄举起的木棍下断落在地。皇侄一愣,定睛一看,救人者原是个彪形大汉,遂令随从们动武。
岂料一随从举剑刺向大汉时,大汉猛地一闪,锋刃却捅进了趋前挥棍的皇侄肚皮,皇侄霎时倒地身亡,随从们急忙抬起尸体回府,那误杀皇侄的爪牙便串通同伙,栽赃说是大汉所杀。
刘邦获悉,下令将大汉捉拿收监,定处死刑。
脱险的苏小娥得知恩公将被问斩,深感不安,决定去闯金殿。
但禁宫戒备森严,恐进不了反惹出大祸,于是她想了个办法。一日,小娥和妹妹各持一小鼓、一小锣,敲打过街来到金殿门前,突然猛击锣鼓,连声高喊“冤枉!”。
锣鼓频传,惊动了刘邦,他下令拿当事上殿是问。
小娥胸有成竹,见了皇上从容答道:“万岁,小娥若不击锣鼓,咋能面君,我的冤情又咋能伸呢?”
接着便把皇侄劣迹、随从恶行一一呈述。
继而又恳切地说:“万岁你切莫屈杀英雄,小女冤枉事小,朝廷声誉事大啊!”
刘邦听毕,觉得言之有理,遂提“囚犯”与皇侄随从对质,那人见抵赖不过,只好招认为误杀。
刘邦因此而十分愤慨,厉声吼道:“小奴才,跟随王爷不劝其走正道,还断送其命,诬陷他人。寡人今日亲审此案,方知真情,差点错杀英雄。来人,将小奴才拉出去斩了!”
随即将好汉释放,让小娥回家。百姓闻讯,无不赞颂高祖英明。
苏小娥击鼓鸣冤这一举动,倒给刘邦一个启示,为便百姓告状,他特下圣旨,命各级官署大门必须各置一鼓一钟,并规定钟鼓一响,官必上堂,藉以显示便民、德政。
就这样,击鼓鸣冤之制,一直流传了两千余年,直至到了清末,至于流传至今便为历史中的东西了。
可如今在地府再现,不得不说的是阴律司的学习能力,其实鸣冤鼓的设置是一个体恤民情的好方法,这比什么发函警告来得便利的多,最主要的还是够直接,能让案件中所涉及到的东西在第一时间呈现出来,既不费时也不费力,且更亲民,当然唯一的缺点就是混乱,谁都可以来击鼓,若只是芝麻小的小事也拿来法庭上说,那岂不是很大材小用!
正一看着灋庭门外的这种构造,他不清楚这缺点会不会被改正,毕竟是在地府,这种缺点一下子就能够靠某种神通改正过来。
但这些都不是正一所要关心的了,对于他来讲,既然来到了整个地府最高的司法中心,那么女冤魂在阳世中受害这件事便可以得到最为公正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