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事?”听郭嘉这么一说,曹操也想明白过来,袁绍新败,又面临曹操大军北上之势,正是刘敬最佳的合作对象。他虽于官渡击败袁绍,但终究是慢了一步,刘敬占据荆州,导致他在官渡获胜所取得的效果大为减小。
荀彧突然插了一句:“司空,奉孝所言不假,我有一故友曾效力于袁绍,半个月前他回到颍川,曾说他打听到,刘敬确实曾派使者拜访袁绍,请求结盟,但为袁绍所拒绝,后来使者言语上得罪了袁绍,被袁绍下了大狱。”
“竟有这事?袁绍为何会拒绝?”曹操觉得自己要是站在袁绍的位置上,多半会接受,是以他想不出袁绍拒绝的原因。不过,他并没有问荀彧这消息的来源,因为荀彧自己没有说,他问了反而有些不便。其实,告诉荀彧这消息的人是他的兄长荀谌。
荀谌以前曾是袁绍手下的谋士,深受袁绍信任,但后来又慢慢被袁绍疏远,导致荀谌离心离德。一个月前,荀谌终于做出决定,离开冀州,回老家颍川。
“袁绍想让刘敬以他为尊,但刘敬已据两州之地,袁绍又新败,刘敬又岂会愿意居人之下?”
“哈哈哈哈,原来如此。”曹操也爽朗地笑了起来,或许他是笑话袁绍太好面子,也或许是刘敬与袁绍没有联合,对他有利。反正,他高兴了。
“而且,还有一事,袁绍兵败官渡后,身体不是很好,曾一度病倒。袁绍年纪已近六旬,官渡之败,其受打击甚大。今其病危,膝下三子又素来不和,素有纷争,此便是我大军北上之时机。所以,我以为司空当与刘敬修好关系,尽快让大军休养生息,再挥军北上。”
“文若说得有理。”荀彧也支持结好刘敬,北上攻袁绍,这让曹操慢慢地也倾向于攻打袁绍。
“对了,奉孝,你接着说。”
郭嘉有一些话想说的,却被荀彧先说了,不过,他也没在意,就接着说:“以我看,刘敬主动与司空修好,多半有攻益州之意。”
“攻打益州?”曹操紧皱眉头:“益州易守难攻,刘敬若真出兵,想夺益州并不容易。”
“以当今形势来看,司空面临袁绍和刘敬的南北夹击,不宜两边开战,否则自取灭亡,司空唯有选择一个开战,与另一个修好。司空与袁绍大久已战,还休战已经不可能,唯有尽快恢复战力,乘胜追击,方是正道。”
“司空既然要北上,那只有和刘敬修好。刘敬攻益州,司空大军北上,若司空先平定冀州,则可抽调兵力,南下与刘敬对决,若刘敬先平益州,则司空北上就有可能功亏一篑。”
郭嘉这番话,表达了他支持与刘敬修好大军北上的同时,还提醒曹操,刘敬与曹操可能要比速度了,谁先消灭自己的敌人,谁就会在未来的局势中,占据有利态势。
曹操沉吟一番,又把目光投向荀攸:“公达,你以为呢?”荀攸刚才反对了程昱的一些说法,但并没有说自己的观点。
“司空,我思来想去,亦支持北上之举,只是……奉孝之言亦有理,如若刘敬大军西进益州,司空与他只能比速度,若单纯地去比较,我军恐怕不占优势。须知,刘敬的敌人只有刘璋,素闻刘璋暗弱,且司空可记得前段日子从益州传来的消息?”
“什么消息?”
“益州当地豪族赵韪发动兵变,反叛刘璋,蜀、犍为、广汉数郡皆有不少人响应,若刘敬此时兵入益州,恐怕不妙呀。”
曹操一听,心中大惊,他突然想起来了,去年,赵韪联合部将庞乐、李异等人一起发动叛乱,成都也是岌岌可危。当时他与袁绍大战正酣,管不了那么多,这事就忘到脑后了。
“公达可有解决之策?”
荀攸也是无奈,不过,他倒也不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他接着说:“益州之地,距离许都太远,我等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不过仍有一法,司空可派使者,出使到益州,协调刘璋与赵韪的关系,要两人休战,重归于好,再告诉两人,刘敬大军要入蜀,两人必会团结,一致对外,届时再凭借益州之险,仍能保益州周全。”
“公达之言有理。”
“另外,徐州方向,臧霸、孙观等人虽听从司空号令,但割据一方,无所拘束,常有异心。”荀攸用常有异心来形容臧霸,意在告诉曹操,臧霸这帮人不可靠,既能利用又得防范。
“仲德刚才之言在理,臧霸再留北海作用不大,可是若让其退兵至徐州,又怕袁谭无所顾忌,以我看,司空可让其兵分两路,一部分留在北海,另一部分回徐州。再让徐州刺史车胄集结徐州军队,与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