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令医卫司,只要是持有帝国户籍的华夏百姓看病,所有望诊费,治疗费以及普通药材都只收取成本费,至于名贵药材由朝廷补贴一半费用。”
“陛下有一颗爱民之心,对百姓来说是万分荣幸的事情,但是如此一来医卫司不但不能盈利,反而会变得亏损,拖累朝廷的财政。”
肖可反对这种做法,提出新的建议,
“微臣有个提议,将看病的百姓分成三类人,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第一类人为工厂主,大商人,按照正常价格收费,这些人并不缺钱财,反而通过生产贸易活动,赚取了大量钱财,朝廷不需要对其给予优待。”
“第二类人为普通工厂雇员,务农人口,按照低廉价格收费,这类人有劳动能力,收入相对稳定,应该能承担的起这种低廉价格的看病费用。”
“第三类人为老弱病残,按照朝廷补贴的价格收费,这类人缺乏劳动能力,收入微薄,确实需要朝廷补贴才能看得起病。”
陈平摇了摇头,否决了这个提议。
“所有帝国百姓一视同仁,商人,工厂主也是华夏百姓,他们赚的钱多,那也是交了税的,不能从医疗待遇上区别对待!”
“如果将百姓分出类别,这些工厂主和商人就会利用金钱和人脉优势,想法挤占普通人的名额,对普通人更加不公平!”
后世那些有钱人明明身家上亿,还要和普通人争抢廉租房,低保户的名额,永远不要高估他们的道德底线。
“此事微臣考虑欠妥,还是陛下高瞻远瞩,防范于未然,只是如此一来,医卫司只有投入没有产出,财政负担必然加重!”
肖可经过陈平提醒,发现此前提议确实不妥,存在漏洞。
“朕打下南洋和中南半岛,这些地方都盛产药材,医卫司不能光靠采集药材,也应该在这些地方建立药材生产基地,培育大量的药材,将药材成本降下来!”
“等到药材大量成熟以后,医卫司可以在各地开办一些药房,售卖一些常见疾病的药材,价格有个三成利润就够了,弥补一下医卫司的亏损。”
“如今帝国独霸南洋,所有东西方贸易都在帝国掌控之中,令税务司在南洋各港口城市建立税务局,对来往的商船征收商税和关税,国内商船可以优惠一点,那些西方人的商船税率一律提高二成!”
肖可将陈平的命令一一记下,回到政务部让属下将这些政令逐条颁布实施。
医卫司立即派出人员分别前往南洋诸岛以及中南半岛,在当地圈出土地用来种植药材,并雇佣当地百姓照料这些药用植物。
同时医卫司下属的所有医院和医馆对于前来看病的百姓,除了名贵药材以外,其他所有费用都只收取成本,百姓们看病费用大大减少。
…………
在南京这段时间,陈平陆续召见了交通司的李兵,农业司的张正,教育司的刘温,等各司司长,让他们汇报最近几年的发展情况。
交通司原本是肖可在兼任,由于他身为政务部部长,又是内阁辅臣,事务繁忙,就从后来成立的人事司中提拔了李兵接任交通司司长一职,好减轻自己的负担。
通过李兵的汇报,陈平得知现在的交通司有十万农民带领九十万普通人组成的百万施工大队,专门负责全国各地道路桥梁和铁路的建设工作。
目前交通司已经修建了七横五纵共计十二条主要铁路,并沿着铁路主干道又修建了更多的铁路支线和水泥道路。
这些交通设施将帝国东南西北各地完全连接起来,同时还有多条铁路和水泥马路正在修建,其中一条是从夏新城(新加坡)一路向北修建到广西南宁的宁新铁路。
等宁新铁路正式通车后,帝国对于南洋的控制力度将会大大增强,华夏本土与南洋之间的经济贸易活动也会更加频繁。
另外交通司还通过售卖火车票以及城市公交马车,创造了大量收入,这些收入不仅能覆盖交通司的开支,还有不少盈余。
陈平对于交通司的发展情况十分满意,对于肖可提拔的这个李兵也觉得是个难得的人才,将交通司打理得井井有条。
…………
农业司的张正前来汇报,炎武七年,全国人均拥有粮食二千斤以上,相对于炎武三年的数据翻了一倍。
得益于疆土的扩展,帝国分给百姓的土地越来越多,已经从原来每人10亩土地,变成了如今每人20亩土地,这些土地前期都由系统农民进行开垦,将其变成熟田,使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