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言辞诚恳地继续说,“恰好,无双候提出了一套精妙的五项策略用于月氏的同化与融合,臣有意前往月氏,通过实际的考验来磨砺自我,恳请父皇应允。”
位于宝座上的始皇帝,眼中闪现了一丝欣慰之情。目睹儿子能够认识并反思自己的不足,并怀抱着改进自我的坚定意愿,无疑是每位为人父母者最渴望见到的局面。随后,始皇帝微点了几下头,转移了他的注视至赵高,吩咐道:“赵高,既然此次同化月氏之事由你策划,那就交由你全面负责,至于扶苏,亦在其指挥之下行动。”
听到这话,扶苏即刻表态道:“臣儿愿遵从无双候的所有调度。”
望着这对父子之间的默契,赵高的眼皮不由自主地颤动了一下。
尽管如此,他怎能随便为太子指派任务?若真的这样处理,始皇帝绝对不会接受,毕竟他一直将扶苏视为 ** 选,若仅仅因为这点差遣就削弱其锻炼价值,岂非本末倒置?
赵高稍加思考后回应:“陛下,微臣认为,公主动身前往月氏,宜采取高规格形式,此举或能让我国更快速完成对月氏民族的融合。”
他解释说:“以公子之尊亲临现场主持大局,这表明了陛下对此事务极其重视的态度,此举一经传扬,势必激发国内富豪竞相加入城市重建工作中来;而月氏民众,则会愈发感受到来自分廷皇权威力的压力,不敢萌生对抗之心。”
见始皇帝面带赞许,赵高的心暗自得意——果然如其所料。“为了达到最佳训练效果,方法也尤为重要。”
赵高接着建议,“故微臣建议派遣一文一武两名大臣协助公子处理在月氏的融合工作。”
始皇帝满意地频频点头,笑道:“爱卿想得周全,至于协助你的大臣,是否有心目中合适的人选?”
听到始皇帝的一席话,麒麟殿中文武百官的目光,皆凝聚在赵高身上。
协助公子扶苏进行月氏的同化融合,不仅是一次巨大的贡献,更是一个展示才能、获得圣眷的绝佳机会。
若此事办成,无疑等于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大秦帝国的西边与北边,还有众多的游牧部落待整合。
一旦这些部落纳入帝国版图,始皇帝首推的,恐怕便是眼前这辅助公子的大功臣。
而且,公子扶苏乃未来的秦国君主。
助其完成此举,既能赢得公子的赏识,日后扶苏登位,自己也将水涨船高。
因此,对于始皇帝将挑选助手的任务交给赵高,众大臣并无异议。
毕竟,这同化融合五策是出自赵高手笔,始皇帝也曾言明,此任全由他掌管。
此刻,大多数的大臣们都希望成为赵高的最终选择。面对这样的期待,赵高自然留意到了那些热切的目光。
这不仅是选拔合适人选的过程,同时也是巩固和发展个人势力的良好契机。
在他提议的那一刻,内心早已有了决定。
“陛下,臣以为,三川郡守李由堪称合适之选。此人生性聪慧,早年深受左相栽培,于三川郡多有政绩,对政务处理极为熟练。由李由辅佐公子,当最为合适不过。”
赵高铿锵有力地奏报。
李由正是李斯的长子。
于秦朝朝廷之中,若论亲近之感,文官一脉唯有李斯一家与赵高关系莫逆。
至于自己的亲信,当前还难以寻到如此合适的人物来辅佐扶苏,
所以李由自然而然成为了他脑中的人选。
历史剧中的李由,亦是一位洞悉世事、忠诚于大秦的良将。
李斯听罢赵高之言,初时略感惊讶,随后眼中闪烁起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喜悦。
他未曾预料,赵高竟会选择自己的长子来承担此重要使命。
尽管从一郡的治理者变为公子的辅佐似乎有些许降格,
但这只是暂且之举。倘若成功助力公子达成了任务目标,李由便可顺理成章步入大秦的心脏地带——咸阳城,并有望名列九卿,跻身权力巅峰,非但可行,而且充满可能性。
这也是他多年来私下努力追求的目标。
他曾预计,儿子迈入这一阶段至少还需七到八年光阴,
但此刻意识到,这个机遇提前降临到了李由身上。
或许只需短短一年或两三年的时间,父子俩便可效仿冯去疾家,共登朝堂议事。
心念至此,李斯向赵高投以感激的目光,继而又注视着始皇帝,满是期盼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