轧钢厂从一个近万人的大厂,吹气球一般的膨胀了起来,现在已经有了一万五六千人了,再加上那些家属,依托着轧钢厂生活的人,差不多得有十来万人了。
李二山通过这个机会,也挖了不少人过来,这里边可不光是那些专家、教授,还有一些很重要的人,这就不能说了。
看到人名的时候,李二山都有些傻眼。
这是自己能知道,能见到的,能认识的吗?
他也没想到自己让李怀德去申请能弄成这种程度,说心里话李二山确实有些麻爪。
私下和李怀德聊天的时候,千叮万嘱,不管这些人是什么情况,一定要保护好,首先是人身安全,其次是生活上,不能有丝毫的闪失。
他还反复的和李怀德强调,什么事情总有过去的一天,真要是给这些人留下了不好的印象,那将来往轻了说是丢掉工作,往重了就不好估计会怎么样了。
李怀德其实也是和李二山一样的想法。
这里边很多人在他从学生出走到西边的时候,那可都是需要仰望的,现在却在自己的企业里劳动,怎么可能让他心灵上不受冲击。
要说对别人,他还敢拿出点儿架子来,可是在这几个人跟前,完全就是一个小学生。
他都不知道该为自己当时的决定感到悲哀还是庆幸。
反正现在走的那是如履薄冰,全都得小心翼翼的伺候好了。
就连他在厂里都不敢和刘岚或者秦美茹走的太近,生怕被那老几位知道了,指着他的鼻子骂他。
不过也是有好处的,那些大学里边的教授,到了轧钢厂之后,因为没有其他的因素影响了,全部都全身心的投入的到了研究之中。
很快像什么拖拉机,旋耕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这些东西就都有了眉目。
国内其实不是没有这些工厂,只是数量少,还都是毛熊援建的,摸着毛熊的腿过河也是一种路子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