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四哥,这是…美味?”
&esp;&esp;骗小孩了啊,馒头谁没吃过,他从北方吃到南方,怎么就成了他的好四哥口中的美味了?
&esp;&esp;朱棣意味深长的看着朱权道:“你尝尝就知道了。”
&esp;&esp;朱权试着拿起一个馒头,与他以前吃到的硬馒头不同,眼前的小馒头手感很软和。
&esp;&esp;咬了一口之后,朱权惊讶的发现这个馒头的内馅,竟然与众不同!
&esp;&esp;里头的馅料就是赤豆沙,豆沙香糯绵密,几乎吃不出豆沙的颗粒,除了豆沙原有的口感,竟还吃出了雪梨的香甜来。
&esp;&esp;想必是这馒头中滴入了雪梨汁,才会这样香甜,朱权本来对平平无奇的小馒头没多大兴趣。
&esp;&esp;没想到吃了一个又一个,竟好似停不下来,两个腮帮子吃得鼓鼓的,一边吃一边点头称赞。
&esp;&esp;最后,朱权满意的带着一个大食盒出宫了,食盒中装满了豆沙馅小馒头,后知后觉的朱权回到府中才觉出不对劲来。
&esp;&esp;“诶?刚才四哥是让我去南昌吗?不对,怎么就答应去南昌了!豆沙小馒头误我!”
&esp;&esp;【当初朱棣答应的好好的,登基后也确如一开始承诺的那样,将诸王又重新封至原来的封地。
&esp;&esp;当然,倒霉蛋朱权除外,不过也正是朱权早早的就被安排去了南昌,兵马也早就被朱棣给搜刮了一干二净。
&esp;&esp;等后来朱棣温水煮青蛙再次削藩时,朱权已经在悠闲地垂钓喂鸭子了,其他藩王别无他法,最终只得被朱棣给削了藩。】
&esp;&esp;作者有话要说:
&esp;&esp;诸王:朱老四,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信任呢!
&esp;&esp;永乐大帝:略略略~我是老大我说了算
&esp;&esp;——
&esp;&esp;《明史》记载:王乞改南土。请苏州,曰:“畿内也。”请钱塘,曰:“皇考以予五弟,竟不果。”
&esp;&esp; 豆沙小馒头后续
&esp;&esp;【永乐元年,朱棣刚刚登基,吩咐一切都遵循洪武旧制,急切地想要展示自己比侄子朱允炆强得多。
&esp;&esp;其实朱棣只是身在局中而已,凭他兢兢业业勤于国事,就已经比朱允炆强上许多了。
&esp;&esp;可朱棣觉得这还远远不够,他想要创造一个恢宏的盛世,不仅要对外扬起大明国威,对内的经济文化也要搞起来!
&esp;&esp;话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自小没读过什么书,因此他当上皇帝后吃了许多没文化的亏。
&esp;&esp;所以费尽心力的给后代遍寻才高八斗的名儒,只为给老朱家扫盲。
&esp;&esp;甚至还想修一部网罗古今历代文化典籍的著作,可修书不仅仅是写写字而已,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esp;&esp;明朝初期国家百废待兴,那叫一个穷啊,朱元璋首先得解决百姓的温饱,其次才能追求精神世界的丰富。
&esp;&esp;因此修书一事,就这样在洪武年间搁置了。
&esp;&esp;而朱元璋的文化人好大孙朱允炆上位后,压根就没想过修书这事。
&esp;&esp;他整日忙着看牢屁股底下的椅子,以及和各位皇叔斗法,修书之类的,根本不在朱允炆的日程安排中。
&esp;&esp;到了朱棣上位后,作为一个往常整日被朱元璋嫌弃‘没文化’的皇帝,他决定继承先帝遗志,组织编纂一部文化巨作。】
&esp;&esp;-
&esp;&esp;“若老四当真能修得成书,倒算得上半个文化人了,只是不知修成了什么样。”
&esp;&esp;朱棣整个人都是懵的,修书?他老爹都没能做成的事,真的被他完成了吗?
&esp;&esp;会不会,只是修了薄薄的几页纸…
&esp;&esp;忐忑不安的朱棣等着天幕继续放下去,等待是难熬的,甚至比上战场打仗还紧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