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银花苋……”
康强扭头看向另一边的银花苋丛。
脑子只是稍微回忆了两三秒,便想起关于银花苋的知识来。
刚想过去,结果眼神便被另一边的黄花给吸引了视线。
康强突然想起这片花海里面好像以菊科花卉偏多。
像什么波斯菊、百日草、硫华菊之类。
想了想,康强也就不走了,笑着说。
“说起菊花,肯定大家都不陌生。
而菊科也是种类非常丰富的一大植物门科。
现在的菊科已经包含了成千上万种植物,是双子叶植物类中最大的一类门科。
并且菊科的植物也在全世界广泛分布,甚至有些菊花还被誉为某些国家的国花和市花。”
[U盾的那你是:这个我知道,小日子过得不错的那些人就是以菊花为国花好像。]
[香蕉酸奶:主播要讲菊花吗?我还以为要过去讲银花苋了。]
“银花苋不急,我们先把菊科说完然后再过去说银花苋。
因为这片花海以菊科为主,现在说完能省很多事情。”
康强笑了笑,接着说道。
“菊花是中国的十大名花之三,还是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切花之一。
而不同的菊科植物也有着自己特殊的寓意和内涵,所以主播就简单讲讲,关于菊科的人文历史知识吧。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菊科中最常见的一个品种菊花,也是我们口中最常说的那种。
而菊花作为中国传统的花朵,在中国古代时期就受到了文人墨客的渲染和赞美。
像不少诗人就喜欢用菊花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高风亮节。
而根据经典的记载,中国栽培菊花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了。
最早的记载可见之于《周官》、《埠雅》。
像《礼记·月令篇》里面就说:季秋之月,鞠有黄华。
说明菊花是在秋月开花,并且当时菊花都是野生种,并且花是黄色的。
并且从周朝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和屈原的《离骚》中,都能找到菊花的记载。
像《离骚》里面就有“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句子。
说明菊花与中华民族的文化,早就结下不解之缘。
并且根据考古学家发现,在秦朝的首都咸阳,曾出现过菊花畅销的盛大市场,可见当时栽培菊花之盛了。”
[U型好的呢:其他我不知道,但是离骚这一句我好像知道(笑哭)]
[世界上你是:感觉好像上学背锅(捂脸)]
“而汉朝时候的《神农本草经》开始记载:菊花久服能轻身延年。
并且《西京杂记》里面也说: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据说当时帝宫后妃皆称菊花为“长寿酒”,把它当作滋补药品,相互馈赠。
而这种习俗一直流行到三国时代。
蜀人多种菊,以苗可入莱,花可入药,园圃悉植之,郊野火采野菊供药肆。
其实从这些记载看来,中国在栽培菊花的历史中,最初应该是以食用和药用为目的的。
而晋朝的陶渊明就不用多说了,世人皆知他爱菊成癖,曾广为流传。
而且他也写过不少咏菊诗句,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秋菊有佳色,更露摄其英”等名句,现在仍脍炙人口。
而当时上大夫喜欢他的高风亮节,所以也用多种菊花自赏,并夸赞菊花是“芳熏百草,色艳群英”。”
[谁家少年:晋朝就一坨,谁来都是一坨,甚至清朝都比它好,能大吹孝道的,不就是因为吹不了忠嘛,就是垃圾(鄙视)]
[就当你是:虽然晋朝的确很烂,但是他们的文化也还是不错的(斜眼笑)]
[三角函数:呵呵呵,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文化是吧。]
戈奇眨眨眼,很自觉的没把弹幕读出来。
“到了唐朝时候,菊花的栽培已经很普遍了,并且栽培技术也进一步提高,开始采用嫁接法繁殖菊花。
并且出现了紫色和白色的菊花品种。
像李商隐诗里的:暗暗淡淡紫,融融冶治黄。
还有白居易的诗:满园花菊郁金黄,中有孤丛色似霜。
这些诗可以说就是黄紫色菊花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