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历朝历代古籍中对菊花的记载,康强嘴上不停,声音再次响起。
“我们可以了解到历朝历代对于菊花的记载都在增加。
但是菊花这个名字是它最开始的名字吗?
不好说。
现代统计来看,菊花的名称由来有三种说法。
一种是在汉代的《礼记·月令》中被提到。
季秋之月,菊花有黄华。
因此菊花也被称为秋花,而菊花这个名字是按照它的花期来命名的。
第二种是“菊”字在古代又被写作“穷”字。
根据古籍中的注释,这“穷”字表明了菊花开花的时候,也象征着一年中花事的终结。
而九月又属阳,因此菊花也寓意着重阳节到来,据说重阳节赏菊的习俗就来源于此。
第三种说法是“菊”也写作“鞠”,蹴鞠的那个“鞠”字。
而“鞠”又是“掬”的本字,看上去是两手捧一把米的形象。
是形容菊花的花序紧凑,就像捧团,然后因为菊花的花序形状被命名为“菊”。”
[第四式:菊,鞠,橘?第三个是这个字吗?]
[小康科普:掬,第三个字是掬,两手捧一把米。]
[第四式:哦哦,谢谢!]
戈奇自然的在直播间打出大家疑惑的字。
而他熟悉这字的原因单纯是因为他手上拿着的自己的手机。
屏幕还亮在浏览器页面。
“前面提到了赏菊这个习俗,而主播查询后发现,重阳赏菊的习俗最早应该起自汉代 。
而赏菊花这个习俗我们也知道,一直都是重阳节习俗里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前面也说到,秦朝时候的国都,咸阳,便有了菊花交易市场。
而到了汉代,重阳节赏菊饮酒,可以说已经初步成型了。
重阳节时,宫廷里要举行隆重的赏菊活动,而民间也自发地举行菊花市、赛菊会。
还有饮菊酒,也是重阳节特有的活动。
《西京杂记》里面记载。
菊花舒时,并采茎叶,杂黍为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
而古人酿制菊花酒,都是头年重阳节时候,专门为第二年的重阳节酿造。
在重阳节这天,古人会采下初开的菊花和青翠的枝叶,混合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再一起酿酒,直到第二年重阳节饮用。
关于这个,其实还有个传说。
根据记载,东汉时候的汝南,有个叫恒景的人跟从一个姓费的道士学道。
有一天费道士皱眉对他说。
九月九号,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邪祸。。
而恒景听后,在当天就和全家人外出登山,采菊花放入清酒饮之。
回来时,发现家中鸡犬都暴死了。
而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大家都知道了。
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消灾的传统习俗。”
[点击大宝贝:这个习俗我好像听说过,但是我家没有。]
[us还行吧:感觉是上火导致的鸡犬死亡,因为菊花降火(斜眼笑)]
“然后……”
康强笑了笑说道:“我们也来说说菊花在各个国家的神话是怎么样的吧。
我们国内的一则与菊花有关的传说,和女娲娘娘有点关系。
传说在女娲娘娘九十九岁那年,双目突然发红,随后相继失明。
伏羲在一旁着急,但是又毫无办法。
就在这紧要关头,伏羲想起了天塌时拯救他和女娲的石狮子。
石狮子救下他俩后,身躯虽然化为虚无,但它留下的尸骨——一处叫做青风岭的地方还在。
伏羲便想道,石狮子既然能救他俩的性命,也一定有办法治好女娲的眼睛。
于是他面向青风岭烧了三柱香,跪下祈祷。
石狮神灵!女娲双目失明了,请你想办法治治他的眼睛吧。
没想到石狮子真的出现了。
只见石狮子在青风岭上空显露身影对着伏羲说。
唯有玉皇大帝后花园的菊花能清风明目,开水冲服方能医治。
说完身影就消失了。
而那个时候的天宫,离伏羲家有十万八千里。
再加上伏羲也已经年过九十九岁,怎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