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婉忽启朱唇,露出姨母般的微笑,声温婉而慈爱,曰:“小周郎,可否借一步说话?吾有数言,欲与尔共谋。”
刘先与周不疑皆是一愣,不知暴室女史还有何事要交代。
刘先温声道:“不疑,汝且与郭女史稍谈片刻,舅父在此等候。”
周不疑闻言,眸光一闪,旋即躬身应诺:“郭女史有命,不疑敢不从命?愿闻其详。”
随即同郭婉行至一旁。
他虽年幼,但面对郭婉这位掖庭女史,却并未显露出丝毫的怯懦与不安,反而是一副从容不迫的模样。
“郭女史有何事欲与不疑相商?”
周不疑开门见山,言语间透露出与其年龄不符的成熟与稳重。
郭婉问曰:“周小郎君,汝知吾何以呼汝为小周郎乎?”
周不疑摇头而答:“不知也。”
郭婉轻笑,复问:“汝识江东周公瑾否?”
周不疑答曰:“知之。”
“公瑾之才,举世罕见,吾常怀敬仰之心。”
郭婉闻其言,赞曰:“然也。”
“吾唤汝为小周郎,实乃以汝之才,比之于公瑾。”
“汝以为如何,是否与公瑾有相类之处?”
周不疑闻此言,孩童心态,心中窃喜。
然亦自谦曰:“女史之言,过誉矣。”
“吾虽愿效公瑾之万一,然自知才疏学浅,何敢与周公瑾相提并论。”
郭婉一本正经:“不疑勿谦。汝之才,吾已深察。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小周郎之名,非虚誉也。日后自见分晓矣!”
微微一笑,郭婉继续说道:“小周郎才智过人,婉早有耳闻。”
“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婉有一事相询,不知小周郎可愿赐教?”
周不疑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好奇之色,道:“女史但说无妨,不疑定当知无不言。”
年纪小有年纪小的好处,周不疑对与自己年岁相仿的郭婉并不设防。
没有像遇到其他生人一般如临大敌。
郭婉沉吟片刻,道:“公子可知,当今天下,群雄并起,诸侯割据。陛下虽有心一统,然时局艰难,非一人之力所能及。”
“公子以为,当如何方能助陛下成就大业?”
周不疑闻言,眉头微蹙,似是在认真思考这个问题。
助天子统一九州?
片刻之后,他缓缓开口道:“女史所问,实乃天下大事。不疑虽年幼,但亦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
“陛下欲成大事,必先得民心,而后方可言其他。”
郭婉闻言,心中暗自赞叹。
不愧是能与曹冲相善的周不疑,一个十岁孩童,竟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她继续问道:“小周郎所言极是,然则如何方能得民心?”
周不疑沉思片刻,道:“得民心者,必先正己身。陛下当以仁德治天下,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同时,广开才路,不拘一格,使天下英才皆能为天子所用。”
“如此,则民心自归矣。”
天子暗弱,无权无势,得民心可不容易。
重点是吸引天下英才,为天子奔走四方。
二人遂步至一旁,郭婉执其手,语重心长曰:“吾观小周郎才智非凡,举止间流露出非凡之气,实乃国家之栋梁也。”
“今汝舅父虽脱困境,然世事无常,小周郎当有更高远之志,以备不时之需。”
刘先被曹操封为武陵太守,实则离间其与刘表,究竟是否重入虎口,并不能知。
郭婉比周不疑大不了几岁,却仿佛一副他的长辈模样,为他谋计。
周不疑微微一笑,话中藏锋:“郭女史言重了。不疑年幼,才疏学浅,安敢当此赞誉?”
“然女史教诲,不疑铭记于心,必当勤勉向学,以图报国。”
她笑道:“他日公子若得机遇,定能辅佐陛下,成就一番伟业。”
周不疑闻言,脸上露出一丝谦逊的笑容,道:“女史谬赞了。不疑不过一介孩童,尚需勤学苦练,方能不负所望。”
郭婉望周不疑之眸,心生一计,欲加些火候,留其在许都。
乃趋前续言道:“小周郎,吾有一策,愿为尔谋。”
“汝舅父将赴武陵,不能亲授学业,然许都乃文士荟萃之地,学术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