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衣钵,乃至青出于蓝,为女郎宏图之辅。”
“嘉虽不敏,愿为汝二人引路,使不疑之才得以彰显,勿使美玉蒙尘。女郎亦毋须因嘉之微词而沮丧。”
而后悠然道:“重屋若缺堂倌之任,女郎可前往教坊,访李墩其人,令其挑选数名善营生之乐官,以资女郎之用。”
郭婉闻之,心生暖意,答曰:“从叔所言极是,婉儿感激莫名。不疑若得从叔严教,定能展翅高飞。婉儿必当勤勉不辍,与不疑并肩,共赴前程,以遂心中之志。”
夜色如墨,烛光摇曳,二人相视而笑,默契于心。
虽然郭婉没有明说自己想做什么,但郭嘉并不反对的态度让郭婉很受用。
夜色渐深,月已西斜,二人遂各自安歇,心中却都暗自筹谋着未来的路。
大酺既罢,五日之欢如梦境逝水,曹操即发大军,直指新野,意在问罪于刘备。
云旗猎猎,铁马金戈,战鼓未响,而王师之威已震慑四方。
司空军师祭酒郭嘉,谋略深邃,亦随军出征,为曹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曹仁、李典等虎将,皆披坚执锐,誓死效命,共图大业。
曹操深谙兵法,欲擒故纵,乃施一奇策,佯攻袁谭于北地,暗中却令细作散布流言,言许都空虚,守备不周,意在诱刘备深入,而后围而歼之。
刘备闻讯于荆州,忧心如焚,又念及基业未稳,遂起北伐之心,欲借此良机,稳固根基,更图中原。
乃整军经武,誓师出征,将士感其诚意,奋勇当先,所向披靡,连克数城,直逼叶县,许昌近在咫尺,中原为之震动,人心惶惶不可终日。
曹操闻刘备大军逼近许昌,不惊反笑,谓诸将曰:“刘备妄图趁虚而入,殊不知此乃吾之诱敌之计也。今彼深入我境,粮草不济,后援难继,正是破敌之时。”
遂命夏侯惇为帅,于禁、李典为副,统精兵数万,逆水而上,做先锋军,攻击刘备。
曹仁领命,率军疾驰,沿途秋毫无犯,士气高昂。
博望坡前,两军对峙。
刘备立于高坡之上,望着远处曹军的营寨,眉头紧锁,心中却已有了计较。
他转身对身旁的诸葛亮与徐庶低语道:“二位军师,吾欲行一计,诱敌深入,再伏兵击之,二位以为如何?”
虽是寒冬,诸葛亮仍摇羽扇,微微一笑,道:“主公妙计,正合吾意。可令关张二将率少数精兵,故意挑战夏侯惇,败则佯装慌乱,沿途丢弃辎重,火烧营寨,以惑敌心。”
徐庶点头赞同,补充道:“此计甚妙,但需留意细节,务必让夏侯惇深信吾军已溃不成军。同时,吾军主力应提前埋伏于林间山道两侧,待曹军追击至此,便一鼓作气,杀他个措手不及。”
刘备闻言,大喜,遂依计行事。
次日,关羽、张飞领命出战,与夏侯惇交锋数合,便故作不敌,败退而去。
沿途,他们故意丢弃兵器铠甲,点燃营寨,火光冲天,映照着曹军将士得意的笑脸。
夏侯惇见状,果然中计,大笑曰:“刘备无能,不过如此!传令下去,全军追击,务必生擒刘备!”
李典见状,再次劝阻,但夏侯惇已被胜利冲昏头脑,哪里听得进去,只道:“曼成勿忧,此乃天赐良机,我等岂可错过?”
遂与于禁一同,率军深入追击。
然而,当他们行进至狭窄的林间山道时,忽闻两侧山林中鼓声雷动,箭如雨下。
夏侯惇、于禁大惊失色,方知中计,急令撤退,却已陷入重围。
赵云率领的伏兵如猛虎下山,直扑曹军而来,银枪舞动,所向披靡。
夏侯惇奋力抵挡,却渐渐力不从心,而夏侯兰则在乱军中被赵云一眼认出,生擒活捉。
此时,李典见夏侯惇、于禁陷入困境,深知救援刻不容缓,遂率本部人马,不顾一切地杀入重围。
他手持长枪,左冲右突,终于与夏侯惇、于禁会合。
三人合力,虽勉强杀出一条血路,但已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刘备见曹军援兵已至,知不宜恋战,遂下令全军撤退。
诸葛亮、徐庶立于高处,望着曹军狼狈撤退的身影,相视一笑,心中暗自得意。
此役,刘备军虽未大获全胜,但已挫曹军锐气,更重要的是,让曹操止步于新野的战略意图已经达到。
曹操虽然诈称北伐袁谭,但实际上他确实也要将心思花费在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