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写到这里,本书开头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脉络基本上就理清楚了。下面的叙述想来大家就不会再犯迷糊了。
话说公元五三二年,广平武穆王元怀第三子元脩被高欢立为北魏皇帝,这就是后来的孝武帝。元脩虽然当了皇帝,但却是有名无实,因为朝中还有一个政治强人高欢,一直把持朝政。对此,元脩很是不满,二人于五三四年公开决裂。高欢带兵从晋阳南下,孝武帝率众出逃关中,投奔宇文泰。同年十月,高欢另立清河王世子元善见为帝,迁都邺城。这就是东魏。而以宇文泰为权力中心的长安政权则被称作西魏。
自此北魏一分为二:东魏和西魏。
两国都想吃掉对方,于是长期对峙,互相攻伐。后来高氏废魏自立,建立北齐。而宇文家族则取代了元氏,建立了北周。这是后话。
再说孝武帝的命运也够背的,在北魏的时候要听命于高欢,到了宇文泰这里也当不了老大,所以总想发点牢骚。宇文泰也是一个超级猛人,在朝中可谓是说一不二,皇帝在他那里只是一个摆设。如果看着不顺眼,立马废了换人,反正皇上的人选多的是。孝武帝到达长安后不久,屁股下的宝座还没焐热,宇文泰就派人下毒,把他干掉了。可怜这个孝武帝,死时仅仅二十五岁,正值金玉年华,福禄没享几天,却早早见了阎王。后来,宇文泰立孝文帝孙子元宝炬为皇帝,是为西魏文帝。估计这小子比较听话,不像孝武帝那样老想表达个人意见,所以他在位子上待得时间长一些,算是寿终正寝了。
后来立的几个皇帝就惨了,元钦(废帝)当了三年被废了;元廓(恭帝)当了三年,就被迫“禅让”了:把大位传给了周公宇文觉,时间是公元五五六年。这样西魏的国号就变成了北周。
这看起来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其实不然,因为退了位的恭帝很快就被干掉了。
宇文觉是宇文泰的三儿子,当时只有十四岁,显然还没有这么大的能量。其实,这一切都是当时的权臣宇文护(宇文泰的堂侄)操纵的结果。在西魏存续的三十多年中,皇帝虽姓元,但真正大当家的还是宇文泰,所以宇文觉另立门户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和三国时期的曹操没什么两样,汉献帝只是个摆设,一切军国大事皆有曹丞相处置。所以后来曹操死了,儿子曹丕废汉自立可以说是水到渠成,基本上没有什么障碍。看起来是儿子当皇帝,其实江山还是老子给打下的。这也应了那句老话: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宇文觉称帝后,天下从此姓“宇文“了。传说宇文氏的祖先是炎帝神农氏,在鲜卑语里,他们称天为“宇”,称君为“文”。于是把自己的国家称作宇文国,并以“宇文”作为自己的姓。这就是“宇文”这一姓氏的由来。这一姓氏包含着这个部族的骄傲、自豪和勃勃的雄心。
————历史原来可以这样读♂丝♂路♂文♂学♂网*♂.su♂ns♂il♂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