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时日,便什么也改
变不了。”
“如果错误的根源不得到改变,宦官外戚迟早会卷土重来。张让赵忠之流不是个体,而是时代的缩影,大环境不改,他们就永远存在,即便不以阉党之名,他们也会以无数种职称重现于世。”
一番话道出,满堂噤言息声。
一众臣属全都不可置信的望向王耀,眸中也布满了肉眼可见的震惊。
尽管很早以前,主家就在以各种方式明里暗里的传达着不以汉为重的信号,可如此直白的道出态度,这同样也是首次。
这一席话让荀彧等忠汉之人一时难以接受,可想要反驳却也没那么容易。
王耀没说匡扶汉室不重要,但他说黎民百姓更重要,王耀没说不能将权柄归还于皇帝,但他说了纵使将大权归还于汉帝国家也未必能够好转。
句句都是叛逆之言,可字字都叫人难以反驳。
早在战国时,先贤孟子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韩非子也早就说过:‘治国之要,爱民为本。’荀家的老祖宗荀子更是在《劝学》中说过:‘若夫民之归君,则以其甘棠之爱而报之,以其鸟兽之心而待之,则民亲其君矣。’。
虽然荀子的意思是让君王厚待百姓,对于眼下场景而言并不贴切,可近代这些汉帝又做到体恤民情了么?
不,用背道而驰来形容都保守了,例如桓帝灵帝那等昏君,就是说他们残暴都保守了,各种严苛的政令几近将百姓压迫至死,若非如此又岂会有那么多的农民叛军出现?王耀
所言不假,如果祸乱的根源不做出改变,那无论用尽何等手段去强行延续大汉,国祚也不会长久。
而那祸乱的根源在哪?
在暴虐的帝皇,在只谋私利的朝堂公卿,在各地疯狂敛财的贪官污吏,在地方上称王称霸的世家大族。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事实就是如此。
世袭的权贵会出现贤良圣人,同样也会出现残暴昏聩之人。而往往出现一个昏庸的后者,便能将数代先贤努力的成功消食殆尽,秦二世胡亥便是最好的例子。
可就算弄清楚问题的源头,这又能怎么样呢?历朝历代皆是如此,主家纵是世间难出的大贤,又能改变这一切么?
荀彧等人持有怀疑态度,但无论他们心中是如何想的,王耀所言都让他们难以挑出刺来。
“好!主家所言正是我鲍信所想!末将定当用往后余生来实现您的大计,即便付出一切也在所不辞!”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反对者自然就有支持者,鲍信便是这头号拥护者。
这位出自泰山的战将沉稳刚毅,素来宽厚仁爱。其爱大汉,但这份爱却在于大汉万里的锦绣河山,却在于大汉的万千黎庶,而绝不是那些膘肥体胖的汉室宗亲,此乃博爱大爱,绝非狭义的小爱。
比起世代生活在这片天地下的民众,统治者是誰,具不具有正统性,那真的重要么?就是没有高贵的血统,只要一心为民,他便愿意用性命去追随。反之就是刘邦之后的嫡系血亲,倘若只懂剥削百姓,他也绝不愿意为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