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才说道:
“世子您高看我啦!承隐又不是什么神人,那里有什么破解一切难关之妙计呢?我这颗锦囊说是有妙计,实际上安的是世子您的心啊!”
“什么意思?”许志才不解地看向曹承隐。
“世子您想啊!平日您行事,最大的毛病就是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就使得您明明颇有才干,却难于独立成事。而我这枚锦囊便是让世子只需瞻前,不必顾后,大胆地根据自身想法行事,让世子看到哪怕只凭世子您自己的决断,一样足以成事。譬如这次会盟,世子您不就表现得相当出色吗?承隐明白,自己的行为实在很出格,并非为人属下所该做的,只是承隐太明白,不给世子您吃一颗定心丸,承隐不在的日子里您就算不慌而生乱,只怕也是得心力憔悴。承隐无奈之下才出此下策,世子您要怪罪,承隐绝无怨言!”
许志才豁然地看着曹承隐,不禁为曹承隐如今尽心地给自己谋划而感动,甚至还为自己先前的怪罪打算产生了自责的念头。许志才看了看曹承隐脸上的疲惫,询问道:
“承隐,你远赴丰平寻找故友,可有收获?”
一想到石建之,曹承隐的脸色难免为黯淡所笼罩,但他不忍许志才再多为自己担心,便用挤出的笑意掩盖住黯淡,以不甚在意的口气说道:
“时过境迁,虽为故友,也早就不是同道了。很遗憾我没能劝降成功,还眼睁睁看着许志威将优势的局面败得一干二净,实在不免令人颓丧。”
一听曹承隐这么说,许志才便明白曹承隐憔悴的原因是见证许志威率领下宣军的败退,这也无怪曹承隐会如此了。而在曹承隐有意引导下,关于石建之的话题便被轻松略了过去。可显然,曹承隐没有办法轻而易举地就将石建之放下,不仅仅是石建之展现出的高贵品节和坚定信念,还是因为在定平、乐平两城的争夺中他完全败给了石建之,造就了宣军险些被围歼的处境。曹承隐对石建之是羡慕的,羡慕石建之那种无可动摇、绝不气馁的意志,以及挥洒鲜血,对故土的忠诚守护。但他对石建之也是同情的,昭廷昏暗,又怎么容得他那一束光亮呢?只怕等待石建之的命运终是凄凉的,除非昭廷会迎来改天换地的剧变。
曹承隐的目光移向面前的许志才,他知道自己其实也没有必要羡慕石建之,他们有一点是一样的,都在为自己认可的人赴汤蹈火,砥砺奋进。只不过石建之心目中的那个人已然死去,而曹承隐心目中的人就站在他的面前。
曹承隐向许志才进言道:
“如今许志威败军,致使夺取终平失败,三王会盟失败,王上对其之宠爱必将大大减损,其在我大宣朝野之威望也将大大减损。而世子在会盟中的表现赢得王上极大欢心,储君之争的形势从此就有了新的转变,世子应当尽快召集麾下幕僚,共同商讨新的阶段下世子府所宜采取之对策。”
“也对!”许志才点了点头,随即又补充了自己的想法,“但现在情况特殊,父王正为败军之事忧心忡忡,为燕王羞辱之事怅恨难消。父王固然会对二王子心怀不满,但若在这时急着召开会议商议对策,我担心父王会有别的想法,在这段时间里,我需要每日都去宫中探视父王,世子府中的事,望承隐你多多担待!”
曹承隐惊喜地看向许志才,没错,这不是假的,许志才在曹承隐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见解。现在的许志才要比以往更加自信了,他的补充明显要比曹承隐描述的要完善的多,看来此次三王会盟着实让许志才成长不少,曹承隐很难不为许志才感到高兴。
曹承隐兴奋地颔首道:
“好!世子英明!便按世子您说的来办!”
后续一段时日,许志才时常会前往王宫中探视、照顾宣王,世子府中事务多由曹承隐处置。相比起许志威府中清一色的许姓王族子弟,许志才的府中就多了许多非许姓的才俊,当然,论数量,也仍然是许姓王族子弟占优势。这些王族子弟无疑会对出身寒门乃至平民的幕僚十分鄙视,只是碍于许志才和曹承隐的打压才不敢表露到台面上。而那些寒门子弟们对许姓王族一样多有不满,彼此间矛盾重重,这令世子府长期维持着一股流于表面的和谐。
在曹承隐协调下,世子府的未来方针总算是暂且敲定。相比起原先让世子秉持恭敬、以退为进的方针,众人一致认为大踏步前进更是当务之急。王上已经对世子更加亲近了,那是时候向王上展现出世子杰出的执政能力与应对重大事务时的从容不迫,世子才有可能更多地被宣王委以重任,并借此机会积蓄势力,扩大影响力。手握更多实权,才是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