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比阁下的诗高明出n倍了……
我甚至连这区区“一棵白菜”也不想保留,毕竟我又不是韩国人,离了大白菜就活不了……
“三弟!”李吉再次开口喝令,示意这家伙不要耍疯卖傻,无理取闹了。
客观地看陈成的诗,比之套模板的第一首,可谓是颇有进步!
一上来,“一家人全部归隐,居住在白云之间的山林里”,无需雕琢,瞬间勾画出一副出尘脱俗、世外桃源的画卷。
紧接着“屋子后面的菜地里郁郁青青”,又让这份“出尘脱俗”有了一丝烟火气。
毕竟,真正的“高人”那恐怕是吃喝拉撒全部都省却了。
,!
紧接着,一簇簇新生的白菜青翠可爱,惹人食欲;
菜地边自由冒出的野花红红火火,饱人眼福;
正如陈成说的,根本无所谓有没有白菜,也不在乎旁边的野花具体是什么品种。
有菜能吃,有花可赏——足以!
到了颈联,这篇菜畦的主人出来说话了!
他说的什么?
感谢造物主的伟大,给世人如此多的厚爱!(听口气有点像是基督徒)
为何要发表这样的感恩之语?
自然是因为他的蔬菜足够一家人食用,还十分美味!
只是感恩还不够,这位主人还要说:
非常喜爱与邻居家的道路彼此相通。
虽然他俩家的道路彼此相通——可是意思上却说不通,因为不知道他“喜”从何来!
这句有点像是为了“常言造物恩怀厚”对仗,而生生编造出来的。
无可厚非!因为写律诗的时候很多人都避免不了强行凑中间两副对联的情况。
但陈成这句似乎并非如此,因为尾联给出“且喜”的缘由:
到了收获的时候,老天不会辜负世人的付出,蔬菜也会给出一个令人满意的产量;
到了这时候,就可以约上邻居一起,享受这丰富的收成,共同陶醉在美好的春风里了!
这下子解开了疑惑:
主人之所以喜爱与邻居家的道路彼此相通,就是因为大家可以自由往来,一起享受收获带来的喜悦。
平日无事的时候,想来邻居路过,顺手拔几匹葱,采两把菜,也是两家人都乐意的事情。
主家慷慨无私,邻家舒心随意——这不正是非常美好的乡村人文表现吗?
一块菜地,成为了两家人彼此联系的纽带。
一下子就达到了“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第三阶段“社交需求”!
再者,“到得收成应不负”,正是对颈联“常言造物恩怀厚”的呼应,“携壶先约醉春风”也是对颈联“犹爱东邻路径通”的呼应——
原本应该这四句话两两配对,成为两联。
可是改换了语序之后,既有对仗和谐的文字音韵之美,又显得参差活泼,联系上下文后令人会心一笑。
故而,这四句又是一副呼应的联络!
除此之外,还有一层联络!
那便是两首诗的联络!
这首诗,和陈成的第一首诗“陈生嗦粉已成癖,东道招呼胜盈樽”互为呼应,都是在描述分享的快乐,也是对“需求理论第三层”的再次践行!
毫无疑问,在经历了面对梅英卫的失败之后,陈成有样学样!
那就是,一件事物,不能单纯就本体,写本体,更要发掘其内在的人们情感连接,从而达到“言在诗里,情在诗外”的效果。
今日刻意以此法练手——“七律派”的几位仁兄,不幸成为他练手的“工具人”。
前面的“米粉”,现在的“菜畦”,也无非都是工具,重要的不是展现菜地里有几种蔬菜,而是要写在背后的人。
李喆竟然以“蔬菜品类不够丰富”来苛责他,未免贻笑大方,没有作为一个“工具人”的觉悟。
“好,阁下的诗作,是要超过我二弟的层级的,”李吉说道,李喆仍然不服,却被李吉挥手制止:“就是想求问一下,这诗所写,是确有其人呢,还是陈兄弟理想的化境?”
如果丝毫没有接触过实际案例,信口就能编出这一套“且与东邻共东风”的故事,且还能自洽,那么这小子的心思、布局就着实令人惊叹了!
“自然是有真人真事。”陈成道。
咱不玩虚的,我手写我口,要不然就会像李吉吉这样犯“想当然”的错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