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下午当值,这个时段最闲几乎没有人来打扰皇帝,唯一不开眼的就属孔融,隔三差五就来觐见,对皇帝恭谨有礼不谈国事只论君臣大义。
孔融是孔子的二十世孙,父亲孔宙有两个儿子,长子孔褒次子就是孔融。这孔融少时成名倒不是因为让梨故事,话说回当初第二次党固事件,“八及”之一的张俭逃难到鲁国曲阜,本想投奔孔融的兄长孔褒,很遗憾孔褒恰好不在家。
收留党人是死罪,张俭看孔融年纪小不忍心牵连他,孔融展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果决,一句“吾独不能为君主邪?”翻译过来就是我哥不在家我就是东道主,做主留下张俭藏在家里,过后被发现,孔融及时帮助张俭逃脱,自己却被下了大狱判成死罪。
孔褒回来主动投狱请求放出弟弟:“彼来奔我罪之由我,非弟之过我当坐之。”张俭来投奔的人是我,我弟弟年纪小懂什么?要杀也该杀我。
孔融当庭为兄长开脱:“保纳藏舍者融也,融当坐之。”保护收留窝藏都是我干的,死罪就该判给我。
大难临头只见过相互指认脱罪没见过争着去死的,孔融当时没成年胡子都没长齐,一个小孩子都知道深明大义,当官的很感动,不忍心判决上报给了中央,孔融就此高名传遍天下。
等年纪稍长些凭借才学和大儒边让齐名,孔融才华盖世胸怀大志,只可惜有点好高骛远,着眼大局忽略具体细节,高谈教令往往论事失实难以执行。盛世作大官三公的材料在乱世里处处碰壁,不能说没本事,只怪生不逢时。
乱世割据成一方英雄孔融不行,但他私德很好,公平正直一丝不苟挑不出半点瑕疵,行事刚烈见不得一点污浊,见到刘琰当值就没好脸色,所有人都觉得时间久习以为常就算了,其实孔融在等,等到时机一到就要愤言直谏。
机会很快就到了,连续几天都和皇帝讨论过去政治得失,以前只讨论典章经义,忽然聊起国事,皇帝心里明镜儿似的,准是要朝谁开炮先讲过去事作铺垫。
不知不觉聊到汉灵帝时期,孔融不再泛泛而谈,话锋一转提及具体细节:“先帝之失以党固为首,党固之祸以失陈仲举为憾,陈仲举屡陈时弊以二祸为恶,其一为宦官专权,其二为女官擅政。”
陈蕃字仲举官至太尉,汉灵帝执政时期发动辛亥事变意图诛杀宦官,被宦官和女官联合害死政变失败,引起第二次党固之乱。这话一出所有人脸色都不好看,皇帝余光瞄向刘琰,心里轻笑暗自道一声来了。
“赵娆侍宠而构,幺幺里妇数昵至尊,元奸大恶莫此之甚。”孔融谏言掷地有声,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开口那就讲到底:“当下多事之秋,国家疲弊四方自立,陛下切不可重蹈覆辙令其灰复燃,否则再兴艰难悔之不及。”
宦官虽然没了女官又死灰复燃,辛亥政变就是赵娆手拿宝剑威胁大臣写假诏书,哄骗年幼的汉灵帝诬陷陈蕃造反。赵娆奶娘出身就有这本事,当下是乱世,换个有文化能打仗的女子那不得乱上加乱?
孔融说的激动抬手指向刘琰:“识文断武妩媚妖娆,久侍君侧祸乱更甚!”
“卿意当如何?”
“请国家诛之!”孔融说完跪地叩头:“臣死谏。”
刘琰吓懵了,孔融和应劭是故交好友,和皇帝聊天儿时没少套刘琰背景,对侄辈下死手亏他做得出来。时过境迁,太监躲还来不及不可能站出来帮刘琰讲好话,自己也不敢出言反驳,也没法反驳,确实是女官,还是女高官,按俸禄算刘琰一个人顶的上六个女尚书。
趁着孔融还跪着,刘琰紧咬嘴唇,眼中含泪神看向皇帝,赵娆姓赵咱可姓刘,一笔写不出两个刘字,官是你封的,现在有人搞事情大侄子你可得拉姑姑一把。
“卿,呃,其无罪,即使有罪也不至死吧。”
皇帝也是头大,放任孔融拐弯抹角将话题引到刘琰身上也是有自己的打算,他想让孔融奏请免除刘琰官位,一撸到底放出宫去大家都省事。没成想孔融动了真火要杀人,过去皇帝真想过杀刘琰,接触久发觉人还不错,现在改主意了,多大点事儿没必要杀也下不去手。
只要接一句防患于未然阻悠悠众口,免去官职这事就算皆大欢喜,孔融刚开始没明白皇帝话外的意思,转念一想忽然抓住了什么,扭头看向刘琰似乎更加确定:“尊上收内眷可,授官职不可,臣请陛下收官赐宫位。”
刘琰正和孔融对视,对方眼神闪烁明显意有所指,糊里糊涂接口来了一句:“我愿意。”
皇帝忽地起身一脸不可思议,这都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