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气势汹汹的他们,此刻陷入了三面被围的困境。但倭寇毕竟也是悍勇之徒,并没有立刻四散逃窜,而是拼死抵抗,与远征军展开了激烈的近身肉搏。
在混战中,扔石头的战士们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一边灵活地躲避着倭寇的攻击,一边寻找着合适的时机投掷石头。有的战士甚至一个人就扔出了五六个石头,成功击中两三个倭寇,为身边的战友创造了有利的攻击机会。而持刀战士们则紧密配合,他们相互掩护,交替进攻,手中的倭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带着致命的威胁。
这场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三个多小时,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最终,远征军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合理的战术以及人数上的优势,取得了胜利。战场上留下了近四百具倭寇的尸体,而远征军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但相比于这场胜利,这些代价显得微不足道。
战斗结束后,便是打扫战场的时刻。战士们在战场上搜寻着,发现了一些奄奄一息的倭寇伤员,这时,那些刚刚被解救的难民中,有人怀着满腔的仇恨,拿起石头或其他简陋的武器,冲向这些倭寇,狠狠地发泄着心中的怒火,为死去的亲人朋友报仇雪恨。
而远征军的战士们则专注于收集武器和物资。在缴获的武器中,又有一批崭新的倭刀和其他装备。此时,队伍中出现了一些小小的混乱,那些新加入的士兵为了争抢倭刀,发生了一些争执。他们渴望得到这些锋利的武器,以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更好地杀敌复仇。
首领杨震天看到这一幕,心中一动,他大声说道:“这次缴获的倭刀,我们原有的战士一个都不要,都让给新加入的兄弟们。但是,拿了刀的,就要编入先锋队,肩负起更大的责任!”新加入的士兵们听了,毫不犹豫地纷纷响应:“只要给我们刀,我们愿意当先锋队,为大家冲锋陷阵!”
就这样,远征军的先锋队扩充为两队。第一队依然是由原来经验丰富、配合默契的战士组成,他们熟练地运用着各种武器,战术素养较高;第二队则是由新加入的、勇猛无畏的士兵构成,他们虽然战斗技巧稍显生疏,但胜在勇气可嘉、仇恨满腔。
在这些新加入的士兵中,有一位名叫杨二郎的勇士格外引人注目。他身高两米有余,身材魁梧壮硕,力大无穷。此次战斗中,他手持一根碗口粗、长达
3
米
5
的木棍,在战场上横冲直撞,如入无人之境。他舞动木棍时,虎虎生风,一扫便是一大片,打得倭寇毫无招架之力。因其勇猛非凡的表现,杨震天决定任命他为第二先锋队队长,众人也对他十分信服。
经过这样的整编,两支先锋队更加团结一心,也彼此信任。尤其是第二队,他们怀着对倭寇更深的仇恨,渴望在战场上证明自己,战斗力不容小觑。而整个远征军队伍也因为这次胜利和整编,变得更加有序、强大,他们带着满满的信心和斗志,继续踏上征程,向着倭寇的核心据点不断逼近,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为了这片土地上的和平与安宁,奋勇前行,书写属于他们的辉煌篇章。
第七章:队伍整编与战术精研
历经连番苦战与人员的急剧扩充,远征军首领杨震天深知,欲在抗击倭寇的漫漫征途中克敌制胜,非得对整个队伍实施深度整合与精细规划不可,要将每一名战士的潜能充分激发,进而打造出一套完备且高效的作战体系。
是日,杨震天召集先锋队的核心骨干,共同商讨后续行动方略。他目光坚毅地环顾众人,朗声道:“兄弟们,如今我军队伍渐成规模,但人多需用亦多,要让大伙填饱肚子,实非易事。虽说这山林广袤,猎物丰饶,可也得有章有法地去猎取。咱们先锋队,一队、二队共计
1600
人,接下来便要担起为全军提供食物的重任。”
众人皆点头称是,不过,也有人面露忧色,进言道:“首领,若一队专注打猎,二队负责护卫,可一旦遭遇强敌突袭,我等该如何应对?毕竟打猎之时,众人注意力分散,岂不是危险重重?”杨震天神色镇定,看向二队队长杨二郎,沉稳说道:“二郎,你率二队兄弟在四周严密戒备。你等手持利刃,战力非凡,务必确保一队兄弟的安全,让他们安心狩猎。”杨二郎昂首挺胸,大声应诺:“首领放心,有我在,定保大家周全!”
安排好打猎之事后,杨震天将话题转向大部队的组织架构:“我军后方两万人,绝不能再如往昔那般杂乱无章。必须遴选贤能之士担任头领,引领众人,如此方能在战斗中进退有序、协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