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明智之举。若真能让每位兄弟都配上一把好刀,两万多人的队伍,何惧那几千倭寇?所以,我决定,我们即刻返程。那些新加入的兄弟,你们的家属,我们也会妥善安排在部落中,大家不必有后顾之忧。倭寇一日不除,我们便有无数机会再战,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头领们听了族长的决定,虽还有些不舍与不甘,但也明白这是当下最稳妥的办法,便纷纷点头表示赞同。队伍很快整顿完毕,开始踏上归程。
一路上,众人的心情颇为复杂,既有对家乡的思念,也有对未来战斗的期许。第二天,天空突然下起了雨,道路变得泥泞不堪,行军的速度也慢了下来。战士们在雨中艰难前行,雨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打湿了身上的兽皮,但没有一个人抱怨。
当队伍行至一片广袤的草原时,杨勇看到了狩猎的好机会,便决定在此停留,教大家如何更好地打猎。他让人收集起之前缴获的倭寇弓箭,将战士们召集起来,说道:“兄弟们,在这荒郊野外,食物是我们生存的根本。今天,我就教大家如何用这弓箭猎取更多的猎物。”
杨勇拿起一张弓,熟练地搭上箭,拉满弓弦,瞄准远处的一只野兔,“嗖”的一声,箭如闪电般射出,精准地射中了野兔。战士们发出一阵惊叹。杨勇接着详细地讲解了射箭的技巧,包括如何站立、如何搭箭、如何瞄准以及如何控制呼吸等。战士们纷纷拿起弓箭,开始练习,一开始还有些生疏,但在杨勇的耐心指导下,渐渐掌握了要领,不少人都成功射中了猎物,收获的喜悦驱散了些许旅途的疲惫。
休息时,杨勇又安排那些有刀的战士,将自己在战斗中总结的刀法传授给其他兄弟。这些刀法简洁实用,注重实战中的劈、砍、刺等动作的连贯性和力度。战士们两两相对,认真地比划着,一时间,刀光闪烁,喊杀声回荡在草原上空。经过一番练习,大家都明显感觉到自己的战斗能力有了提升,对未来的战斗也更有信心了。
在这归程之中,杨勇不仅用他的智慧和见识赢得了众人的信任,更通过实际行动,将现代的战斗技巧和生存技能传授给了部落战士们。他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不断学习进步,就一定能够打造出一支让倭寇闻风丧胆的强大军队,守护好这片土地和人民。
随着队伍继续前行,他们离部落越来越近,而杨勇心中对于未来的规划也愈发清晰,一场更大的变革正在部落中悄然酝酿。
第十一章:部落壮大与战队选拔
在杨勇的悉心教导下,部落战士们的技能有了显着提升。他们学会了用铁锹挖掘陷阱,那些曾经让他们头疼不已的野猪,如今也频繁落入陷阱,成为了大家改善伙食的美味佳肴。队伍在行进途中,还吸纳了一些零散逃亡部落的成员,食物储备愈发充足,队伍也愈发壮大。
当队伍抵达一片广阔的草原时,杨勇估算着大家已经辛苦跋涉了近一个半月,便向父亲杨震天提议:“阿爸,大家一路劳顿,如今这地方相对安全,离沿海的倭寇也远。而且接下来就要进入山区,猎物难寻,不如在此休息一个礼拜,同时储存些食物。”杨震天点头同意,随即安排下去,打猎队依旧每日外出狩猎,其他人则开始搭建临时营地,准备在此休整一番。
杨勇望着营地中忙碌的众人,心中又有了新的计划。他想着,如今有刀的战士不过
800
多人,而没刀的兄弟众多,若能从中选拔出一支精锐的特战队,对于未来抗击倭寇必将大有益处。于是,他找到父亲,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阿爸,我想趁着这段休息时间,组织一场比武和赛跑等活动,让大家都参与进来,不分有刀无刀。通过这些活动,选拔出
500
名勇士,然后再从中挑选出
300
个力气最大的,最终组成一支
200
人的特战队,您觉得如何?”
杨震天听后,眼中满是惊讶与欣慰,笑着说:“儿啊,你这脑袋里的主意是越来越多了,以前怎么没发现你有这等本事?”杨勇挠挠头,憨笑着回答:“阿爸,我之前受伤昏迷时做了个梦,梦到神仙给我指点,教了我许多事情,醒来后就感觉自己好像开窍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杨震天虽心中有些疑惑,但看着儿子真诚的眼神,便也不再深究,拍了拍杨勇的肩膀说:“你是我的儿子,我信你。既然你有这想法,就去做吧,有什么需要尽管说,阿爸全力支持你。”
第二天,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