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早已想到这一点。”
“你可负责此事:沿着长江上下,每隔二十里或三十里,挑选地势较高之处修建烽火台,每个烽火台派五十名士兵守卫。”
“若东吴军队渡江,夜间点燃烽火为号,白天则以烟雾示警。”
“我定会亲自率兵迎战。”
王甫接着说道:
“糜芳、傅士仁分别镇守两大要隘,但恐怕他们不会全力以赴;必须再派一人总领荆州事务。”
关公说道:
“我已经派治中潘濬负责镇守荆州,有什么可担忧的?”
王甫劝道:
“潘濬平生心胸狭窄,贪图私利,不可重用。”
“不如派都督粮草的赵累接替他。”
“赵累为人忠诚耿直,若用此人,荆州定能无忧。”
关公却道:
“我早知潘濬的为人,既然已定,就不必更改。”
“赵累负责粮草供应,这也是要务。”
“你不必多疑,只管去修建烽火台。”
王甫无奈,只得怏怏拜辞而去。
随后,关公命关平准备船只渡过襄江,攻打樊城。再说曹仁折损两员大将,退守樊城后,对满宠叹道:
“当初不听你的话,结果兵败将亡,连襄阳都丢了,现在该怎么办?”
满宠说道:
“关公乃智勇双全的虎将,不能轻视,只能坚守城池,方能自保。”
正说着,有人来报:
“关公率军渡江,正进攻樊城。”
曹仁大惊,满宠仍主张:
“坚守为上。”
此时,部将吕常激愤地说道:
“请拨给我几千兵马,我愿在襄江阻击关军。”
满宠劝阻道:
“不可轻动。”
吕常不服,怒道:
“你们这些文官只知道守城,却不知退敌之道!”
“难道没听过兵法有云:‘敌军半渡而击之,必胜’?”
“如今关军半渡襄江,正是出击的好时机。”
“若等他们兵临城下,攻到壕边,再想应对就来不及了!”
曹仁听从了吕常的建议,拨给他两千兵马,令其出城迎战。
吕常领军至江口,远远望见关公大旗迎风飘扬,关公横刀立马,威风凛凛。
吕常想上前迎战,但身后的曹军被关公的气势所震慑,未战先逃,吕常喝止不住,军心大乱。
关公趁机杀入曹军阵中,大败曹兵,马步军折损大半,剩下的溃兵逃回樊城。
曹仁急忙派人向曹操求援。
使者星夜赶至长安,将求援书呈给曹操。
书中言道:
“关公攻破襄阳,现在围困樊城甚急,请速派大将前来解围。”
曹操指着班部中一人说道:
“由你前去解樊城之围。”
那人应声而出,众人定睛一看,乃是于禁。
于禁说道:
“我愿带一将为先锋,一同领兵出战。”
曹操又问众人:
“谁愿担任先锋?”
只见一人挺身而出说道:
“我愿尽犬马之劳,定要生擒关某,献于麾下。”
曹操听后大喜。
正是:
未见东吴来伺隙,先看北魏又添兵。
未见东吴趁机而动,北魏又添劲敌压境。
至于此人究竟是谁,且看下文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