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深地印在他的脑海中,他用竹简记录下这一切: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百姓流离失所……他笔下的文字,浸透着战争的血腥和苦难,也见证着这场撼动王朝根基的运动。
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林云躲在一座破庙里避雨。庙里还有一个人,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兵,身上满是伤痕。老兵拿出一个酒葫芦,递给林云,然后自己也喝了一口,长叹一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啊!”
,!
林云接过酒葫芦,却没有喝,只是静静地听着雨声,看着庙外瓢泼的大雨。老兵的话在他心中激起阵阵涟漪。他知道,这个国家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而他,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又能做些什么呢?他沉默良久,最终在竹简上写下了八个字:“世事变迁,沧海桑田。” 这八个字,既是他对眼前乱世的感慨,也是他对未来命运的迷茫。
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的消息传遍大江南北,林云亲眼目睹了西方列强的军舰陆续出现在中国的港口。接着是厦门、福州、宁波……仿佛一夜之间,这些原本平静的港口城市,都变得喧嚣而陌生。英国人、法国人、美国人,操着各种语言,涌入中国的土地。
1858年,林云站在广州的十三行口岸,看着一箱箱的茶叶、丝绸、瓷器被搬运到外国商船上,而换回来的,却是鸦片和白银。他亲眼目睹了《天津条约》的签订,条约上那些丧权辱国的条款,让他感到一阵阵的窒息。上海、天津、汉口、南京……越来越多的城市被辟为通商口岸,外国的商品和文化如同潮水般涌入,冲击着古老的中华文明。
几年后,林云走在上海的租界街头,高大的西式建筑鳞次栉比,与低矮的中国民房形成鲜明对比。衣着光鲜的洋人,趾高气扬地在街上招摇过市,有的骑着高头大马,有的坐着黄包车,对路边的中国人投以轻蔑的目光。他看到一个英国商人,用马鞭指着一个中国小贩,大声呵斥着什么。小贩唯唯诺诺,不敢反抗。
路边,一位老秀才拄着拐杖,老泪纵横,颤抖着嘴唇说道:“我泱泱大国,天朝上国,何以至此啊!”他的声音充满了悲愤和无奈,在喧闹的租界街头显得格外刺耳,也深深地刺痛了林云的心。
:()从大秦开始的长生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