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刘禅后,诸葛亮立刻令人将诸葛瑾请来他下榻之处,同时将随军出征的诸葛均也一同带上。
诸葛均乃诸葛亮三弟,早年同诸葛亮一起与叔父诸葛玄流落荆州,刘备三顾茅庐后,诸葛均经诸葛亮引荐,出仕蜀汉。
此次东征,诸葛均随军出征,在军队里担任监军一职。
……
诸葛瑾很快便来到了诸葛亮的住处,他一进门,看到诸葛亮与诸葛均都在,神色微微一怔,旋即恢复了平静。
“二弟,三弟,许久不见,今可还好?”
诸葛瑾身着一袭青衫,身姿挺拔,透着一股儒雅之气。
诸葛亮起身,脸上满是感慨,上前握住诸葛瑾的手说道:“兄长,别来无恙啊……”
诸葛均也赶忙起身,对着诸葛瑾行了一礼,说道:“大哥,多年不见,我们各处一方,均心中时常牵挂着大哥……”
此前在长安,诸葛亮与诸葛瑾为了国事匆匆见了一面,而诸葛均与诸葛瑾却是许多年未曾见面了。
诸葛瑾微微点头,眼中也闪过一丝温情,说道:“三弟,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你如今也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青涩少年…”
说罢,他又看向诸葛亮,缓言道:
“二弟,乔儿如今可还好?”
诸葛亮听闻,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慈爱道:
“兄长放心,乔儿聪慧伶俐,在学业上颇为勤勉,对经史子集皆有浓厚兴趣,且心怀壮志,常言要效仿先辈,为家国效力,如今已出仕,居于后方为我军调拨粮草。”
两人所说的乔儿便是诸葛瑾的次子诸葛乔,诸葛亮因为此前膝下无子,诸葛瑾便将自己的次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为后嗣。
诸葛亮对诸葛乔也是视如己出,乔方才及冠,诸葛亮便让其深入军中,熟悉后勤之事。
诸葛瑾微微点头,脸上浮现出欣慰之色:“甚好,有二弟悉心教导,乔儿定能有所成,只望他能在这乱世之中,磨砺自身,坚守正道,如此,我也就放心了……”
诸葛均在一旁笑着说:“大哥,二哥对乔儿那可是寄予厚望,不仅在学业上严格要求,在品德与为人处世方面更是言传身教,乔儿也不负所望,做事认真负责,出仕不久,军中将士皆对他赞誉有加。”
“对了,大哥,你还不知道吧?月英嫂子现今有了身孕,陛下还封嫂嫂为慧明君呢……”
诸葛瑾听闻,脸上露出惊喜之色:“哦?果真?这可是大喜之事啊!”
“二弟,大哥恭喜你了!”
听闻此事,诸葛亮脸上也洋溢着期待道:“多谢兄长。”
诸葛瑾微微颔首,随后轻轻叹了口气,神色变得凝重起来:
“二弟,三弟,今日你俩邀我前来,怕不只是为了叙旧和谈论家事吧?”
诸葛亮神色一正,回答道:
“兄长明鉴,亮也不拐弯抹角…”
“如今这天下局势,相信兄长心中有数,陛下御驾亲征荆州,一路捷报频传,南郡已大半在握,荆南四郡亦是唾手可得,汉室复兴之势渐起,陛下以仁德治天下,广纳贤才,所图乃是统一天下,还百姓太平盛世……”
诸葛亮说完,诸葛均趁热打铁道:
“大哥,今天下局势,已经明朗,孙权虽有石亭之胜,但失了荆州的他,也意味气数已尽,未来一统之天命,不是大汉便是北方曹魏,江东失去荆州便是失去了争夺天下的本钱,大哥何不加入我们,共扶汉室,成就不世之功?”
闻言,诸葛瑾沉默许久,而后目光变得深邃,缓缓说道:“二弟,三弟,如今你们在大汉皆是有所作为,特别是二弟,你官至大汉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我也时常也在想,你我兄弟三人,本都出自诸葛一门,却在这乱世分处不同阵营,真是命运弄人……”
诸葛瑾顿了顿,又道:
“二弟、三弟,大哥也不避讳了,我主在江东经营多年,根基尚在,如今虽失荆州,然仍有诸多能臣良将,江东水军更是天下一绝,今自保之力尚有,未来还未可知……”
诸葛亮轻轻摇头,否定道:
“兄长,江东虽还有可守之力,可长此以往,年年战乱,损耗的还是我华夏国力,这天下百姓,已经苦了够久了。”
“百姓真的需要有一个人站出来将江山归于一统,而不是让一些势力继续割据……”
闻言,诸葛瑾凝眉沉默,内心挣扎……
诸葛亮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