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看三位大人表情郑重,于是便接着再往下分析。
不久之前,契丹人和东突厥人,才刚刚和朔方军打了一仗,也都惨败在了朔方军的手里。
按理说,契丹人无论再遇上多大的难题,都不应该再主动往朔方军的地界上撞吧?
可是如今,遥辇部的人竟然就这么不远千里的来了,一定是他们的驻地已经彻底无法立足。而且更重要的是,遥辇部向东和向南迁徙的路径,也已全部被堵死。
严寒天气之下,遥辇部再往北走是寸步难行了。所以,部落向西流窜,一定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最后选项了。
什么样的事情,能逼迫遥辇部,甘愿弃驻地于不顾,冒着被冻死和饿死的风险西迁呢?
答案只有一个:安禄山!有且只有安禄山!
李俊北上草原,见识了诸多部落所遭受的苦难,也认识到了北伐给朔方引来了草原民族诸多的恨意。所以,现在遇到绝路中求生存的遥辇部,如果再一味派兵打压甚至剿灭,姑且不说严寒天气会给出征的朔方军,带来多大的困难甚至人员物资的损失。即便是最后能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也会在北地草原,给朔方引来更多的仇恨和军事压力。
再细想一下,安禄山竟然在冬日里还不停手地折腾,逼的遥辇部雪天里举族出逃,那就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安禄山,等不及了。
一旦安禄山举兵反唐,朔方军在东线上,必然要承受来自范阳军的巨大军事压力。
而一旦范阳军率先攻陷河北,朔方的丰州城,就要直面范阳的铁骑了。
而一旦大唐内乱,北方草原部落也必然会趁势兴兵南下。那时的朔方军,将会在东线和北线,同时面临强敌。
朔方虽有十万大军,但安禄山仅范阳一地,兵力就超过了二十万。再加上其治下的平卢、河东两地的驻军,安禄山一举拿出三十万大军,轻而易举。
朔方军想要抵御安禄山的三镇大军已是不易。届时,如果北方草原各族部落,也趁势纠集十几万骑兵南下。那朔方在东线和北线两面承压,情势务必危急。
即便在西线有北庭军可引为助力,但是封常清治下的北庭军,还要分出大部分的兵力,用于防守西北的回鹘人、西突厥人和葛罗禄人,能给予朔方的支援必然十分有限。
届时,若朔方危急,则京师长安危矣,大唐危矣!
故,此时对契丹遥辇部,决不能大肆兴兵征讨。
李俊说完,束手而立。
三位大人面面相觑,想不到此事背后竟牵连诸多的利害。更想不到,如此浅显的道理,又如此深入的分析,竟全然出自丰州城诸将之中,年纪和资历最小的镇北营校尉。
颜刺史郑重其事道:“那依俊哥儿之见,我等应作何应对?”
贺鲁将军也说:“若不能派大军征讨,总不能置之不理吧?”
李俊向三位大人再施一礼:“为今之计,或许,只能由末将再去草原走上一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