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这都是他想要后世之人认为自己是上古的高人罢了。这个心态,全体是凡夫生死结业之心,哪里有任运随缘,自乐天真的率意。这种人也不可以称赞,恐怕他人因为我的称赞,而认为他所说的全对。
亦不须谤,恐人因我谤而谓彼为全非。但子守子法,吾行吾道即已。哪有闲工夫论他家不关己分之闲事乎。
也不需要诽谤,恐怕他人因为我的诽谤,而认为他所说的全错。只是你守你的法,我行我的道就好了。哪有闲工夫去议论他人那些不关自己本分的闲事呢?
卍莲净土诗小序,前两行发明遮表一心,亦属谬论。善导专修净业,可名表专一心。永明万善圆修,何名遮专一心。直是一错到底。
《卍莲净土诗小序》,前面两行,发明“遮表一心”,也是属于谬论。善导大师专修净业,可以说是:表专一心。永明大师万善圆修,怎么可以说是:遮专一心?真是一错到底。
当云净土法门,修有专圆。由众生根器不一,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令人一心持名,莫修杂业者。恐中下人以业杂致心难归一,故示其专修也。永明令人万善齐修,回向净土者。恐上根人行堕一偏,致福慧不能称性圆满,故示其圆修也。
应当说:净土法门,修有专修圆修。由于众生根器不一,导致诸祖立法不同。善导大师让人一心持名,不要夹杂其它的修持,恐怕中下根器的人因为修持的法门太多,致使心力很难归至一处,所以让他们专修一门。永明大师让人万善齐修,将功德回向净土,是恐怕上根器的人行持偏堕在一边,致使福慧不能称真如本性而圆满,所以让他们圆满修持。
要之人未到大彻大悟地位,其立言决难无弊。譬如井蛙,只见一井量之青天而已。随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于初发心菩萨,约大心凡夫,通说。约圆教初发心住菩萨,正说。了此则不生我慢与退屈二种过愆矣。
总之,人没到大彻大悟的地位,他所写的文章绝定很难没有弊端。譬如井底之蛙,只见到一口井那么大的青天而已。《随自意三昧校正重刻序》(见增广卷三),对于其中的初发心菩萨,即发大菩提心的凡夫,是通说。对于圆教初发心住菩萨,是正说。了解这个道理,就不会生起自我高傲与自甘退屈的二种过失了。复永嘉某居士书三
普陀已来过几次,当在家息心念佛,不可常来。来则旷功费日耗财,于己于他,均无利益。未曾来过,一瞻菩萨道场则可。已经来过,便可在家供养恭敬礼拜。岂菩萨唯在普陀,不遍界以应感乎哉。观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起心动念处,显大神通,演说妙法。无奈众生迷背错过,孤负慈恩。倘能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于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覆被矣。宜以此意,转告一切知交。
普陀山已经来过几次了,应当在家里静下心来念佛,不可以常来 (普陀山) 。来的话,就荒废功课,浪费时间,损耗钱财,对于自己,对于他人,都没有利益。没有来过,瞻礼一下观世音菩萨道场是可以的。已经来过了,便可以在家里供养恭敬礼拜。哪里说观世音菩萨只在普陀山,不便于法界来应众生的感求呢?观世音菩萨,常在一切众生的起心动念处,显大神通,演说妙法。无奈众生迷惑背离,当面错过,辜负菩萨的慈恩。倘若能够常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自然在一切时,一切处,常蒙菩萨的覆佑加倍啊!应该将这个意思,转告一切知交好友。复永嘉某居士书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