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当属青莲寺所在的地方。高踞在山顶上,周围的形势就像天然的一朵莲华。所以晋朝的黄谷大师,继承慧远大师的宏大志略,在其中建了一座寺院,来阐扬净土宗。从晋朝到清朝,有一千五百多年,由高人相继住持,因而净土宗风常得大振。
至洪杨之乱,悉成劫灰,法道式微,无人恢复,致令千余年选佛道场,竟成荒山,可不哀哉。
到了太平天国的洪杨之乱,就都成为了兵劫烟灰,佛法正道衰微残败,没有人来恢复,导致一千多年的选佛道场,竟然成了荒山,这能不悲哀吗?
爰有妙培大师,系微军老人之高足弟子,恪遵师训,笃修净业。特往红螺,参学多年,今春来游庐山,至其寺基,见其形如莲华,而复前临三叠之瀑布,后倚五老之雄峰,左右则有狮子象鼻二峰,以为卫护,殆天造地设一净土道场,不忍永令湮没,遂发愿恢复,以宏莲宗。
现有妙培大师,是微军老人的高足弟子,谨慎遵守师父的训导,专心修习净业。特别前往红螺山,参学多年,今年春天来到庐山,到了这座寺院的基址,看到周围的形状如莲华,又加上寺前面临三叠瀑布,后面倚靠五老雄峰,左右则有狮子、象鼻二峰,作为卫护,实在是天造地设的一个净土道场,不忍心永远令古寺湮没,于是发愿来恢复,以宏扬净土宗。
乃与上海诸大居士商榷,先募千余元,用建念佛堂一座,僧寮数间,安真心办道数人,六时行道,用继远公芳规。待后有大功德主,则随力扩充。以财力维艰,行道是急,故不得不随分随力,以期修持得益,而不致有碍净业也。
因此与上海的诸位大居士商量,先募集一千多元,用来建造念佛堂一座,僧寮几间,安置真心办道的几个人,一天六时修行办道,用来继承慧远大师的美好仪规。等待以后有了大功德主,则随力来扩充修建,因为资财物力很艰辛,修行办道是急务,所以不得不随分随力,以期望修持得益,而不致有碍净业啊!
其结社之法,一遵远公成规,人不论僧俗,必须具真信愿,决定求生西方。又须各持斋戒,清净身口意业,朝暮课诵,三时念佛,除有病,及公事外,概不得避懒偷安。暇则随意礼诵坐禅,但取其于道有益而已。唯不得习学诗文,泛览俗典,以及闲谈杂话,虚度光阴。
其结社的办法,一概遵照慧远大师的成规,人不论是僧是俗,必须具足真信切愿,决定求生西方。又必须各自守持斋戒,清净身口意业,朝暮课诵,三时念佛,除有病,以及公事之外,一概不得避懒偷安。闲暇则随意礼诵坐禅,但取其对修道有利益而已。唯独不得学习诗文,广阅世俗文典,以及闲谈杂话,虚度光阴。
昔远公结社,即有一百二十三人,悉皆佛门栋梁,儒宗山斗。今则人根陋劣,远不及昔,而即心本具之佛性,三根普被之法门,古今固无二致。则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之事,岂不自我而修,自我而证乎哉。用是谨立简章,以勖同志。
过去慧远大师结莲社,有一百二十三人,全都是佛门的栋梁之才,儒宗的泰山北斗。现今则人根陋劣,远远比不上过去,而即心本具的佛性,三根普被的法门,古今却是没有不一样的。那么是心作佛,是心是佛的义理,都摄六根,净念相继的事修,难道不是从自身修起,从自身证得吗?因此谨立简章,来勉励同志。
又祈诸大檀越,发菩提心,各相护持,输金输粟,转劝转募,俾含空宝殿,指日成功,满月金容,经劫常住。莲社兴而宗风丕振,正法盛而灾障潜消。将见佛天云护,吉庆骈臻,现生备膺五福,临终高登九品。
又祈望诸位大檀越,发菩提心,各相护持,布施金钱米谷,展转劝导筹募,使得宏伟广阔的宝殿,克期而可以建成,佛陀犹如满月的金容,经长久劫而常住世间。莲社兴起而净宗之风大振,正法兴盛而各种灾障潜消。将可见到,佛天如祥云庇护,吉祥瑞庆并至,现生各自获得五福,临终高登九品莲台。
如是则可谓真大丈夫,真佛弟子,上不孤于佛化,下不负于己灵。所愿见者闻者,同修此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乃至遍界,则世界太平,人民安乐矣。不胜馨香祷祝之至。
如是则可说是真正的大丈夫,真正的佛弟子,上不辜负佛陀的教化,下不辜负自己的性灵。祈愿见到听到的人,同修此净宗之道,以一传十,以十传百,乃至遍及全世界,那将世界太平,人民安乐啊!想到这里,不禁要虔诚地焚香祈祷啊!。普陀山法雨寺募修天王殿及鼓楼疏
普陀名山,乃大士示迹之胜地,法雨禅寺,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