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明朝的诸多儒生,各自吸取佛法要义来发挥儒学,使得孔子颜回的心法,虽断绝却又承续了下来。
其用静坐参究,以期开悟者,莫不以佛法是则是效。故有功深力极,临终预知时至,谈笑坐逝者甚多。
其中用静坐来参究,以期望开悟的,没有不以佛法作为仿效的。所以有功夫深、力量大,临终预知时至,谈笑坐着而逝的人很多。
其诚意正心,固足为儒门师表。但欲自护门庭,于所取法者,不唯不加表彰,或反故为辟驳,以企后学尊己之道,不入佛法。然亦徒为是举。
他们诚意正心,固然足以为儒门的师表。但是他们想要自护门庭,对于所吸取的佛法,不仅不加以表彰,却反过来故意辟驳,以企望后学的人尊崇自己的理学之道,不进入佛法。然而这些举动是徒劳的。
不思己既阴取阳排,后学岂无见过于师之人。适见其心量狭小,而诚意正心之不无罅漏也。深可痛惜。
他们不想想自己既然暗地里吸取别人的学说,表面上却排斥,后学的人哪能没有见识超过师长的人呢?这正好看出他们心量狭小,而对于他们所崇尚的诚意正心,就有罅隙缺漏了。实在是痛心惋惜。
明末蕅益大师,系法身大士,乘愿示生。初读儒书,即效先儒辟佛,而实未知佛之所以为佛。后读佛经,始悔前愆,随即殚精研究,方知佛法乃一切诸法之本。其有辟驳者,非掩耳盗铃,即未见颜色之瞽论也。
明朝末年的蕅益大师,是法身大士,乘愿再来。最初读儒家之书,即效仿先儒来辟佛,而实际上并不知道,佛为什么称为佛。后来读到佛经,才开始忏悔以前的罪愆,接着就立刻殚精竭虑地研究,才知道佛法是一切诸法的根本。那些辟驳的人,不是掩耳盗铃,就是没有看见过颜色的盲人瞎说。
遂发心出家,弘扬法化。一生注述经论四十余种,卷盈数百。莫不言言见谛,语语超宗,如走盘珠,利益无尽。
于是他发心出家,弘扬佛法教化众生。一生注述的经论有四十多种,有几百卷。全部都是字字见到真谛,句句超越宗门,如同自动旋走在盘中的珍珠,利益没有穷尽。
又念儒宗,上焉者取佛法以自益,终难究竟贯通。下焉者习词章以自足,多造谤法恶业。中心痛伤,欲为救援。因取四书周易,以佛法释之。
又想到儒家学说,上等的人吸取佛法来自我利益,最终很难究竟融会贯通。下等的人学习文词章句自以为足,大多造作谤法的恶业。心中非常伤痛,想要加以救援。因此取来《四书》、《周易》,以佛法来加以解释。
解论语孟子,则略示大义。解中庸大学,则直指心源。盖以秉法华开权显实之义,以圆顿教理,释治世语言。俾灵山泗水之心法,彻底显露,了无余蕴。
解释《论语》、《孟子》,就大略显示其中的大义。解释《中庸》、《大学》,就直接指示心源根本。秉承《法华经》开权显实的意义,以圆顿教理,解释治世语言。使得佛教儒家的心法,彻底显露,没有一点隐藏。
其取佛法以自益者,即得究竟实益。即专习词章之流,由兹知佛法广大,不易测度。亦当顿息邪见,渐生正信。
那些吸取佛法来自我利益的人,就得到究竟的实际利益。即使是专门学习词句文章之类的人,由此知道佛法的广大,不容易测度。也应当顿然息灭邪见,渐渐生起正信。
知格除物欲,自能明其明德。由是而力求之,当直接孔颜心传。其利益岂能让宋元明诸儒独得也已。
知道格除物欲,自然能够彰明光明性德。由此而努力追求,应当直接孔子颜回的心法传承。其中的利益,怎能让宋、元、明诸位儒生独得呢?
近来各界,眼界大开。天姿高者,无不研究佛法。一唱百和,靡然风从。既知即心本具佛性,无始无终,具足常乐我净真实功德。岂肯当仁固让,见义不为,高推圣境,自处凡愚乎哉。
近来全国各界,眼界大开。天姿高的人,没有不研究佛法的。一人唱百人和,如同风吹草伏一般。既然知道即心本具的佛性,无始无终,具足常乐我净的真实功德。哪肯当仁而辞让,见义不为,高高推崇圣境,自己甘处凡愚呢?
以故伟人名士,率多吃素念佛,笃修净业。企其生见佛性,死生佛国而已。郁九龄施调梅二居士,宿具灵根,笃信佛法。一见四书蕅益解,不胜欢喜。
所以伟人名士,大多吃素念佛,力修净业。希望活着能见到佛性,死后能生到佛国而已。郁九龄、施调梅二位居士,宿世具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