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愤恨,暗自想道:“我努尔哈赤定要让那些小瞧我的人付出代价,我要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统一女真各部,建立一番大业,让我族不再受他人欺凌。”
他身边的亲信额亦都上前说道:“大汗,如今咱们的人马已经颇具规模了,只是这起兵之事,还需谨慎啊,毕竟大明那边也不是好惹的。”努尔哈赤微微点头,说道:“我自是知晓,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等已准备多时,只要时机一到,便挥师南下,先拿下那些与我作对的部落,壮大自身实力再说。”
而在抚顺关附近的村落里,百姓们也察觉到了异样的气氛。村中的里正挨家挨户地叮嘱着,让大家多储备些粮食和水,以防万一。有个村民抱怨道:“这好好的日子,咋就不安生了呢,那关外的人要是打过来,咱们这庄稼可就种不成了呀。”里正叹气道:“谁说不是呢,只盼着朝廷能守住这关口,别让那些战乱波及到咱们才好啊。”
苏逸听闻了这些民间的担忧后,心中越发觉得这局势严峻,他决定离开抚顺关,前往辽东的重镇辽阳,想着那里消息更为灵通,或许能知晓朝廷的应对之策。
到了辽阳,苏逸发现这座城池戒备森严,城墙上的士卒来回巡逻,城门处的盘查也极为严格。他好不容易进了城,在城中四处打听,得知辽东的巡抚和将领们正在商议如何应对努尔哈赤可能的起兵之举。
苏逸在城中偶然结识了一位在巡抚衙门当差的文书,名叫孙文。孙文见苏逸对这事儿颇为关心,便悄悄告诉他:“苏公子,如今衙门里也是愁云惨淡啊,那努尔哈赤的势力越来越大,咱们虽然也有守军,可这几年朝廷拨下来的军饷时常被克扣,军备也有些不足,真要打起来,胜负还真不好说呢。而且朝廷里那些大臣们,有的主张出兵剿灭,有的却觉得应该安抚,吵得不可开交,这决策迟迟下不来呀。”
苏逸听了,眉头紧锁,说道:“这可如何是好,这等大事,怎能这般犹豫不决呢,战机若是延误了,后果不堪设想啊。”孙文无奈地耸耸肩,说道:“咱也只是小人物,只能看着干着急咯,只盼着上头能早日拿个主意出来吧。”
就在朝廷还在商讨对策之时,努尔哈赤终于等来了他认为的最佳时机。他率领着自己训练有素的人马,先是对那些不肯归附他的女真部落发起了进攻,凭借着他出色的军事才能和麾下勇士们的勇猛,接连攻克了几个部落,一时间,建州女真各部震动,不少部落纷纷表示愿意归附于他。
消息传到辽阳,城中一片哗然。那巡抚大人紧急召集将领们商议出兵之事,可这时才发现,军队里的粮草储备也不够充足,想要立刻出兵,困难重重。
苏逸在城中看着这慌乱的景象,心中满是无奈,他想起一路上所见的百姓们那朴实的面容和对安稳生活的期盼,暗暗祈祷这场战乱能够早日平息。
而此时,在大明的朝堂之上,大臣们依旧在为了是战是和争论不休。有的大臣弹劾辽东的官员们办事不力,没有提前遏制住努尔哈赤的崛起;有的则指责朝廷内部的腐败,导致军饷军备不足,让边境陷入如此被动的局面。万历皇帝坐在龙椅上,听着大臣们的争吵,心中烦闷不已,可一时之间也拿不出一个妥善的办法来。
在这混乱的局势中,努尔哈赤的势力却在不断扩张。他一边继续收服女真各部,一边开始整顿内部,制定律法,发展生产,让归附他的部落百姓们的生活逐渐安稳下来,同时也为日后更大规模的征战做着准备。
苏逸在辽阳待了些时日,见这局势越发复杂,心中牵挂着家中的亲人,便决定启程返回江南。在南下的途中,他路过了不少城镇村庄,看到百姓们听闻关外战乱的消息后,脸上都带着担忧和恐惧,心中感慨万千,这天下的安宁,竟是如此的脆弱啊。
待苏逸回到江南家中,已是数月之后,他将自己在辽东的所见所闻讲给家中长辈和邻里听,众人皆是唏嘘不已,都在担心这大明朝的天下,是否真的要因为努尔哈赤的起兵而陷入大乱之中了。
而此时的世界,其他国家亦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与变化,与大明朝在这关键时期的情形形成了别样的对照呢。
在那遥远的英格兰,正值伊丽莎白一世统治的繁荣阶段。英格兰在海上贸易上的发展越发迅猛,凭借着先进的造船技术和勇敢无畏的航海家们,不断开拓新的航线,建立起了众多的海外殖民地。像是在美洲的弗吉尼亚等地,英格兰人开始建立定居点,种植烟草等经济作物,为本土带来了巨额的财富。同时,国内的文化艺术也蓬勃发展,莎士比亚的戏剧在各地的剧院频繁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