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关呐?”
那谋士思索片刻后说道:“王爷,依微臣之见,王爷不妨主动向朝廷上表,表明自己拥护朝廷决策的态度,然后再将一些护卫军的编制按朝廷要求进行调整,不过可暗中挑选些精锐,编入其他名义的队伍之中,以备不时之需呀。”
朱棡听了,微微点头,说道:“先生此计甚妙,就依你所言,本王这便去安排。”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藩王都在按照朝廷的要求,逐步调整着自身的权力与规制。可这过程中,难免会有些磕磕碰碰,也滋生了不少矛盾。
在一些藩王的封地,当地的官员以往对藩王多是敬畏有加,凡事都听藩王吩咐,可如今朝廷规定藩王不得节制文武吏士,这些官员便开始有些拿捏不准了,不知道该听藩王的还是严格遵循朝廷的旨意。
有一回,燕王朱棣麾下的一位千户,因着军中事务,与当地的知县起了争执。
那千户仗着以往的习惯,对着知县说道:“咱燕王府的事儿,向来都是王爷说了算,你个小小知县,莫要多管闲事。”
那知县却梗着脖子回道:“如今朝廷有新规制,王爷都不得随意干涉地方事务了,你还敢这般张狂,我可是按朝廷的命令行事,你若不服,咱们大可去朝堂上理论理论。”
两人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最后还是燕王府的长史出面,好说歹说,才把这事平息了下去。
此事传开后,其他藩王的封地也陆续出现了类似的情况,让藩王们愈发觉得这朝廷的新规制,实在是给他们添了不少麻烦。
而在民间,百姓们也听闻了朝廷调整藩王权力与规制的事儿,大家也是议论纷纷。
在北平的街头,几个百姓围坐在一起,谈论着此事。
一位老者捋着胡须说道:“听说朝廷要管着藩王们了,这事儿可不小啊,也不知道往后这天下会不会更安稳些呢。”
一个年轻后生接话道:“那可说不定,藩王们要是心里不痛快,万一闹出点什么事儿来,咱老百姓又得遭殃咯。”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各有各的担忧,都在关注着这事儿的后续发展。
朱棣这边,虽然心里对朝廷的调整不满,可表面上还是做得滴水不漏,时常召集王府的官员们,叮嘱他们要严格按照朝廷新规行事,切不可给朝廷落下把柄。
可暗地里,朱棣却也没闲着,他让道衍和尚四处招揽贤才,不管是有学识的文人,还是有武艺的壮士,只要有本事,都纳入麾下,想着日后若真有变故,身边也能有可用之人。
道衍和尚领了命,便在各地悄悄寻觅,还真找到了不少能人异士,这些人汇聚到燕王府,让朱棣的底气也足了几分。
秦王朱樉那边,终究还是没能忍住,写了一封言辞恳切却又透着不满的奏表,呈给了太祖皇帝,诉说自己的委屈,以及对朝廷调整规制的不解,希望父皇能看在自己往日的功劳上,网开一面,不要太过限制藩王的权力。
太祖看了奏表后,心中也是叹气,他知道朱樉的性子直,可这朝廷的决策,哪能轻易更改呢,便回了一封诏书,安抚了一下朱樉,同时也再次强调了调整规制的重要性,让他莫要违抗。
朱樉收到诏书后,虽满心的不情愿,可也不敢再公然反对了,只能憋着一口气,继续按朝廷的要求做着调整。
晋王朱棡倒是按部就班地执行着谋士的计策,表面上一切都依从朝廷,护卫军的编制也调整得妥妥当当,还时常向朝廷上表汇报封地的情况,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让朝廷对他的戒心也少了几分。
可就在各藩王都在慢慢适应这新的权力与规制之时,又有传言说朝廷还在谋划着进一步的举措,要继续削减藩王的一些特权,这消息如同阴霾一般,笼罩在各藩王的心头,让他们又开始不安起来,都在猜测着朝廷下一步究竟要怎么做。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的诸侯、领主等权力规制调整以及面临局势等情况,且与1395年调整我们藩王权力与规制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英国,当时正处于中世纪晚期,其国内的诸侯们同样面临着王权的制衡与权力规制的调整。国王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开始限制诸侯们的司法权、征税权等特权,要求诸侯们需向国王宣誓效忠,并且在军事上要听从国王的调遣。不过英国的诸侯们多是通过与国王签订契约的方式来明确彼此的权利义务,若国王违反契约,诸侯们便有理由进行抗争。这与大明通过朝廷直接下达诏令来调整藩王权力与规制不同,英国更侧重于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