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年轻的工匠实在忍不住了,找到刘福理论:“刘大人,我们干了这么多活,工钱为何少了许多,您给个说法呀。”
刘福不屑地看了他一眼,说道:“哼,就你们这手艺,能给你们工钱就不错了,还嫌少,再啰嗦,以后连这活儿都没得干了。”
那工匠气得满脸通红,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愤愤离去。
刘福还暗中勾结一些负责运输工程材料的商人,把原本该用的好石料、好木材偷偷换成次品,从中谋取差价。那些商人起初还有些犹豫,刘福便拍着胸脯保证:“怕什么,这事儿我兜着,上头哪能查得那么仔细,咱赚了钱,平分就是。”
在刘福这般胡作非为之下,水利工程的进度虽然看似正常,可质量却堪忧至极,只是外表看着像模像样,内里却隐患重重。
可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刘福的恶行渐渐被一些正直的官员察觉了。有一位名叫李大人的御史,为人刚正不阿,听闻了刘福在水利工程中的种种劣迹,决定暗中调查一番。
李大人先是找来几个工匠,细细询问情况,那几个工匠见终于有人肯为他们做主,便把刘福克扣工钱、偷换材料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李大人听后,眉头紧皱,怒道:“这等奸佞小人,竟敢如此胆大妄为,坏我朝廷大事,绝不能轻饶。”
随后,他又派人去查刘福的账目,这一查,更是发现了他在收税以及所谓“引荐贤才”等事上的诸多猫腻。
刘福听闻李大人在调查自己,心里也有些慌了,可他还是心存侥幸,想着自己做事也算小心,说不定能躲过这一劫呢。
他赶忙去寻平日里和自己一起捞好处的那些同僚,商量对策。其中一个同僚说道:“刘兄,这事儿怕是不好办了,那李大人可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咱得想个万全之策才行啊。”
刘福咬咬牙,说道:“实在不行,咱们就往那李大人身上泼脏水,说他诬陷好人,咱再找些人证,看他能奈我何。”
众人虽觉得这主意有些冒险,可也没有更好的办法,便点头同意了。
于是,刘福等人四处散播谣言,说李大人与某些反对朝廷新政的势力勾结,故意找他们这些办事的人的茬,想要扰乱朝廷的施政。
一时间,这谣言在京城传得沸沸扬扬,有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和百姓,也对李大人产生了怀疑。
李大人得知后,却丝毫不惧,他拿着收集到的证据,直接上朝堂,向皇帝和众大臣禀明了刘福等人的恶行,并且说道:“陛下,如今新君初即位,正施行诸多利民之政,可这等小人却从中作梗,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让朝廷的政令得以顺利施行啊。”
英宗听了,虽年纪尚幼,却也明白此事的严重性,当即下令彻查。太皇太后张氏和“三杨”也都支持严惩这些破坏朝廷施政方针的人。
经过一番严查,刘福等人的恶行彻底暴露在众人面前,再也无法狡辩。朝廷最终决定,将刘福革职查办,没收其非法所得,还把他投入大牢,让他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那些被刘福欺压过的工匠、百姓们听闻这个消息,无不拍手称快,而朝廷的施政方针也得以继续顺利推行,朝着安定民生、稳固社稷的方向稳步迈进。
在这同一时期,世界其他国家也有着各自新君即位或者政权交替后的施政情况,且与大明英宗即位初施政方针有着诸多关联与可比之处。
在朝鲜李朝,当时若有新王即位,往往会着重强调对儒家思想的尊崇,以儒家的仁政理念来治理国家。新王会下令修缮孔庙,鼓励学子们研读儒家经典,通过科举选拔人才,同时减轻农民的赋税负担,鼓励农业生产,期望以此来稳定国内秩序,获得百姓的拥戴。这与大明英宗即位时求贤、减赋税等举措有相似之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发展民生,不过朝鲜李朝更侧重于从文化层面强化儒家思想的影响力,以思想引领来配合施政,体现出不同国家文化背景对施政重点的影响,朝鲜深受中原文化熏陶,儒家思想扎根极深,施政围绕其展开能更好地凝聚人心。
日本当时处于室町幕府时代向战国时代过渡阶段,各地大名割据,若是有新的大名继承家业或者掌控领地,施政方针多是先巩固自身的军事力量,加强城堡的修筑,扩充家臣和武士队伍,以应对周边领地的纷争和潜在的威胁。同时,也会在领地内推行一些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粮食供应,毕竟在那战乱频繁的时期,军事和粮食是维持领地稳定的关键。与大明英宗即位时着眼于全国层面的求贤、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