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起。
不联吴抗曹,反而激化了孙刘两家的矛盾。曹操和孙权反而联合到了一起,关羽如何抵敌?救援又不便,最终,关羽殒命!关羽被孙权所杀。
刘备怒火中烧,对东吴孙权恨之入骨。孙刘两家由此反目成仇、剑拔弩张,大战一触即发。
在杀关羽的问题上,我觉得孙权欠缺考虑。在古代军事上,往往喜欢对俘虏一杀了之,甚至妻儿老小也不放过,这是很残暴的,也是不明智的。试想,我不杀关羽,关着他,由此获得和刘备谈判的筹码,不是更棒的选择吗?结果关羽一死,刘备发疯似的要打孙权,先平了东吴,再伐曹魏。
曹操的死是不是关羽进逼导致的,起码不是直接诱因,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再也等不及了,逼迫汉献帝“禅让”。他做了父亲没有做成的伟业!
曹丕篡汉,这让刘备麾下的人才们大怒,这是公然蔑视汉室正统。因此,人才们急于需要刘备“正位续大统”,来满足自己对汉室江山的忠贞不二。
这里产生了一个矛盾,就是刘备的个人意志与汉室复兴事业的偏差。本来,个人的行为意志要与大环境的发展方向吻合,才能为个人的前途发展减少阻力和实现人生价值理念。一向以肩负汉室振兴为人生目标的刘备,却在关羽问题上走上了平民化充满哥们儿意气的平民风格。他不理性的一意孤行,一定要先踏平东吴,为关羽报仇,再灭曹操。诸葛亮、邓芝、赵云,纷纷苦谏,怎奈刘备不听从,张飞又来火上加油,遂导致刚称帝的刘备起倾国之兵来东伐孙权。
有一种观点认为刘备伐吴就是军阀之间地盘的争夺,所谓为关羽报仇,不过是口号说词。笔者不这么看,刘备是一个有战略考虑的人,曾言:“备只恨没有根基,若有根基,天下碌碌之辈,不足道也!”所以刘备也不完全就是个没有军事战略的草根,刘备思维上继承了汉高祖能听意见的优良品格。换言之,即便是刘备忽略了,诸葛亮等人也不可能忽略。要夺地盘,曹丕篡汉,我不如索性结好东吴,使东吴接着攻打南郡,我理直气壮的兵出秦川,收拾陇西和长安,叩门函谷,以临中原。霸业可成,还怕孙权?但是刘备没有贯彻汉室重振的大方向,而是非常情绪化的攻打东吴,为关羽报仇。
刘备攻打东吴,发动一场大战,他的底气来自于益州多年的休养生息。刘备入川,总的来讲,双方损伤都不大,没有给地方的经济伤筋动骨。相比较于中原地区,没有出现“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也没有赤壁之战这样太大的伤亡。
《三国演义》书中是起倾国之兵七十万,东伐东吴,历史上应该不可能有这个数字供他使用。不过也有一二十万兵力,是有的。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必能阻陛下东行。”这个问题自读《三国演义》,乃至后来阅读《三国志》里面也有这句话,可是直到现在,我都没想清楚,法正凭什么能阻止刘备东行伐吴?你诸葛亮的话他都置若罔闻了啊!
张飞还没开拔,就被普通士卒给杀了,人头当做贡品献给了东吴。
刘备已经是红了眼的犀牛,要把狠劲儿进行到底了。起初,兵容甚盛,打了几把胜仗,《三国演义》描绘的快意恩仇!
孙权有些扛不住了,战略上采取守势。于猇亭双方僵持下来,比拼内力,比粮草,比运输,比士气的消耗。与此同时,北方的曹丕作壁上观,准备收渔翁之利。孙权打不赢,求和,但派去的谈判人员被刘备喷了一脸。又再打,输了两把,孙桓被围。
孙权没办法,人往往在情急之下做出突破常理的选择。他派了一个年纪轻轻的人作为这场战役的总指挥,后来的结果也证明孙权的用人不愧为守成之主。这人名叫陆逊,在整个谋夺荆州的事务上,此人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这次对付刘备,陆逊采取了守势和拖垮刘备大军的策略。刘备诱他出战,可陆逊根本不吃那一套。到了夏季,刘备的几十万大军酷暑难耐,刘备吩咐大家挨山傍水,这样方便些,并且连营七十里,看上去更加人多势众。
瞧见没,刘备这哪里像个军事家在指挥打仗?这简直就是一个农夫在指挥这么多人边打仗、边过日子呢!这样的局势,这样的行军阵营,曹丕笑道:“老贼快死了,哪有连营七十里防御敌人的呢?”
刘备的军事部署,绘成图纸,送给成都诸葛亮阅览。诸葛亮一看这部署,大惊!骂道:“谁给陛下出这样的骚主意?此人可斩之,汉室气数尽矣!”
诸葛亮深知战争残酷,此战若输,蜀汉国力大减,兴复汉室,将遥遥无期!
回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