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并且希望能得到周围人的认可,希望能得到绅士们的眷顾。
可孔乙己万万没有想到,从咸亨酒店的老板掌柜的,到里面吃喝取笑的贵族子弟,哪个把他当人看了呢?
第三种道路是投靠封建势力、帝国主义势力、地主豪绅们,拿着自己的油嘴滑舌和对知识的一知半解,去做帮闲、篾片。文化上为封建官僚效力,镇压穷人精神上的反抗。鲁迅一生大多会遇上此类敌人,并陷入围剿。
这样的道路,孔乙己至少没有走。他想不想去投靠?文字段落中没有证据显示孔乙己有这种打算。仅凭这点,我很钦佩孔乙己!
第四种道路,有点儿像博彩,好的说不准明天就是状元,差的搞不好要像范进那样等一辈子,到了五十多岁才能混个状元。要不行就一辈子也捞不到一官半职。这就像入宫的美女,进来十六,出宫六十,运气好又美貌,封为贵妃;运气不好,就要守一辈子!
封建科举考试制度,就是让知识分子老老实实希望一辈子,这样的制度允许极少数人能成为官僚,但大多数人都要在不公的社会制度中坚持一辈子。孔乙己的年代,社会发生着剧烈变化,科举谋出路已经不时兴了。1905年以后,科举考试被废除;1905年之前的晚清,要做官,得有钱,有钱才能巴结提供资源的人。
请问,他孔乙己能走那条路?
后人说的轻巧——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个“哀”字,一个“怒”字,倒是画足了后人心理上的优越感,站着说话不腰疼。看清楚了别人的不幸,就理直气壮的谴责对方不争气,这真是一桩美事。
且不说孔乙己没有鲁迅那样的政治觉悟,就是有,没有跑路费,孔乙己多半出不了咸亨小镇,更别说去日本。至于一般文职,您只要看看现代社会,大学生是如何拼搏劳碌的?就知道当时社会背景有多么艰难,所以我不忍心指责孔乙己半分。
至于巴结权贵,成为篾片,孔乙己不管愿没愿意还是没人雇请?他都没有走上这条路,已经值得肯定了。您看旧中国多少一知半解的知识分子争先恐后的向军阀甚至帝国主义势力屈膝折腰?唯恐落后,没生计出路。
孔乙己是上天无路,去地无门。
要不干脆脱掉那身破旧的长褂子,加入无产阶级队伍?我怀疑孔乙己死都不会脱那身长褂子的,我不知道他最后去地主家里行窃又是什么装扮?可惜如此重要的一笔细节鲁迅没写,我们只好猜猜看。
鲁迅于书中描绘了他只要出现就一定会穿着那件长褂子,估计这是他的全部财产。
孔乙己的长褂子之所以不舍得脱掉,认识这样的原因,我们需要了解体力劳动者历史当中的处境。且不说当时的年代,您只要了解巴西金矿里面的劳工,那惊人的场景,没人愿意成为其中一员的。
作者本人是地地道道的打工人,我只能这样说,这样的辛酸只有亲身经历才能深刻体会!所以我不希望孔乙己脱掉那件陪伴他多年的长褂子,不想他加入我们的无产阶级大军,相反我会祝福他,希望他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除非一个人觉悟了,而且是革命家一样的觉悟,因为只有革命精神才能挽救人于逆境当中,而不会依赖于物质基础成为受财富地位支配的人。我宁愿看见孔乙己被人叽嘲、出丑,也不想他脱掉长褂子去做体力活儿,一个知识分子很容易在体力劳动大军中消磨、淹没。
孔乙己的人品是值得肯定的,文化程度也是值得肯定的,譬如回字的四种写法我就不会。中国人当时的识字率是很低的,孔乙己明明有文化,却得不到尊重和基本的生活保障,不可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教孩子们回字的四种写法,可是那些小孩儿就跟那些酒馆里坐落的纨绔子弟对孔乙己的态度区别不大,只是年龄不同。
我想起威廉二世兴办学校,学生上课只需要交玉米棒即可。可是孔乙己怎么办呢?当时的中国主政的是慈禧太后,她不是中国版的威廉二世。
致孔乙己于死地的是他的一次偷窃行为。他偷盗财主家,被捉了之后吊起来打,腿被打折了。
如果说孔乙己有错,顶多是“窃钩”,可当时的中国窃国者比比皆是,真是庙堂之上朽木为官,殿壁之间禽兽食禄!
偷是没有志气的,要革命,彻彻底底的打倒权贵阶级!
《故乡》里的润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农民形象,父子二人都曾经给鲁迅家里做过佃农。润土的父亲希望孩子长大后平平安安,往他脖子上戴了一个圈儿,希望润土家能香火传递。
润土当然没有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