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那个浮力学。”
“三国时期,我们就有了曹植称象的故事,人家换了一个故事,立马让人们大呼小叫,到底是自己没有见识,不懂自己老祖宗的东西,所以才有这样的表现,孤陋寡闻,才有了外来和尚好念经的现象。”
“那个什么罗格斯观,不就是我们道家的置身事外?”
“那个什么辩证法,不就是我们道家的随波逐流?”
“我倒是奇了怪,同样的东西,我们祖宗的叫法,人们习以为常,不放在心里头,甚至破口大骂,别人不过换了个名头,同样的内核,立马引起了学习的浪潮。”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不要老祖宗的东西,放弃一切好了,直接学习别人,既然别人的东西这么好,我们还要什么老祖宗的东西呢。”
——
文华殿。
春天万物复苏。
园林匠们,精修着文华殿广场前的园林,后宫的内花园,也在大修中,说是大修,其实并没有大动土木,朱棣离开京城一年了。
郭氏带着儿女们去了后宫,陪母后解闷,以及郡王的家眷,也会经常入皇宫。
徐妙锦也来了。
朱高炽的这位小姨一直没有嫁人,家里人也不催。
倒是母后很着急,想要为小妹妹找个佳婿,却不知为何,小妹一个也未看上,甚至外间都有了传闻,说是皇帝看中了自己的小姨子。
气的郭氏摔了瓷器。
徐妙锦也很久不来皇宫,反倒是这年余,朱棣不在皇城,徐妙锦才不拒绝大姐的邀请,时不时来皇城看看姐姐。
朱高炽也很少去见徐妙锦。
后世有说法,徐氏去世后,朱棣欲立徐妙锦为后,被徐妙锦拒绝。
真实性待考。
也有说法,徐妙锦是因为二姐的事情,所以才不愿意嫁人。
徐家的大姐嫁给了燕王朱棣,二姐嫁给了代王朱桂。
代王朱桂和朱棣不同,对自己的妻子并没有感情,反而偏宠小妾,迫害正妻。
这位小妾也姓徐。
但是为人吝啬,明史记载代王妃迫害侍女,无恶不作,实为这位姓徐的小妾,而非徐家二姐,早就已经被代王打入冷宫。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
何况是代王府。
徐妙锦从小为二姐伤心,也见到了男人的薄凉,有了终身不嫁人的念头。
这才是大致的原因。
朱棣造反成功的那年,那时候的徐妙锦已经二十三岁,早就该嫁人,总不能徐家知道历史,晓得未来的皇帝是朱棣,所以才把自家三小姐留在府里一直未嫁人吧。
何况许皇后死的时候,徐妙锦已经快三十岁。
徐家对于自家的姐妹,徐家两兄弟还是很重感情的,才有了徐妙锦不愿意嫁人,却没有人强迫她的原因,徐家的家风,在那个时代的确不错。
郭氏带着两儿一女。
徐妙锦看到可爱的侄孙女,热情的上前牵手,郭氏脸上满是笑意,两位小姐小时候倒也在北平和应天府先后见过面,不算是陌生人。
郭氏还未嫁给朱高炽,当小姐的时候,还与徐妙锦同行返回京城。
犹如隔世。
看着出类拔萃的徐妙锦,郭氏忍不住有些羡慕,青春的气息,仿佛并未在儿时闺蜜身上消失,反倒越发的亭亭玉立起来。
徐妙锦牵着朱圆通,就像少女牵着女童。
郭氏眼底里有些戒备。
幸好。
谁都有可能,唯独她不可能,郭氏忍不住的庆幸。
最近宫外有人说,太子陛下应该纳妃,郭氏嘴上虽然不阻,内心却忍不住的提起,看谁都觉得需要警惕,幸好夫君没有这样的念头。
夫君只能是她的,谁也别想抢走。
“小姨奶奶。”
朱瞻基好奇的问道:“小姨奶奶为什么还不嫁人呀。”
郭彩莲脸上露出笑容,关切的看着徐妙锦。
徐妙锦没想到朱瞻基会问她,看到小人儿天真的样貌,不知道如何回答,求助的看向了姐姐。
徐氏叹了口气。
“大人的事情,小孩子不要问。”
朱瞻基听到祖奶奶的责备,委屈的看向母亲,郭氏心疼的抱住他。
徐妙锦见状,也觉得无趣。
小孩子童言无忌,能懂什么呢。
皇宫里实在不是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