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赵府门前聚满了人,赵青云身着简朴但整洁的衣衫,站在院中。他的目光扫过周围熟悉的面孔,心中感慨万千。今天,是他启程赴京参加会试的日子。
赵父和赵母站在门口,赵母拿着一块精心缝制的荷包,眼眶微红:“青云,这路上吃穿用度都要注意,这荷包里放了一些银两,是你义父义母的一点心意,别亏待自己。”
赵父则一如既往的稳重,拍了拍赵青云的肩膀:“青云,进了京城,记住做事稳重,不要惹事生非。专心考试,把一切杂念放下。只要你用心,我们都为你骄傲。”
赵青云接过荷包,躬身一拜:“义父义母的教诲,我定不敢忘!考取进士后,我会第一时间回来报喜!”
站在一旁的宋怀玉,双手紧紧拽着衣袖,眼中满是复杂的情绪。她走上前,递给赵青云一个小小的锦囊:“青云,这是我亲手做的,里头放了几味平安香。你在京城里,无论多忙,都记得照顾自己。还有……”
她顿了一下,语气带着一丝羞涩,“也别忘了我。”
赵青云接过锦囊,眼神中充满了温柔,郑重地说:“怀玉,我一定不会忘。我此去京城,考取功名只是第一步,等到那一天,我必定迎你过门。”
宋怀玉听了,脸颊微微泛红,轻轻点了点头:“我等你。”
周凌风站在一旁,神色沉静。他缓缓说道:“青云,京城不同于乡里,那是龙蛇混杂之地,你需时时谨慎。切记,不到万不得已,别动剑,动剑便是一击必胜。”
赵青云躬身作揖:“师父的教诲,学生铭记于心。”
周凌风思索片刻,转头对薛逸风道:“逸风,这次你随青云一同前往,既是护他周全,也是替我看看京城如今的江湖格局。若有异常,立刻来信。”
薛逸风爽快答道:“师父放心,师弟的安全我一定会照看好。若遇事,我定会妥善处理。”
徐子谦递给赵青云一封书信,语重心长地说道:“京城虽繁华,但暗流涌动。我有一位故交名为沈正华,如今在工部任职。此信是给他的,你见到他后,说明你的情况,他定会给予你一些帮助。”
赵青云接过书信,心中感激:“多谢先生!此行若能顺利,学生定不负期望。”
一切准备就绪,赵青云最后回头看了一眼熟悉的院子,深深鞠了一躬:“义父义母,师父,先生,怀玉,多谢你们一直以来的教导与扶持!青云此去,定不负你们的期望!”
赵父大手一挥,语气带着一丝不舍却又坚定:“青云,去吧!赵家上下都等着你的好消息。”
宋怀玉轻声道:“青云,路上多保重。”
赵青云和薛逸风每人一人一马,缓缓驶离赵府。
两人沿着青石铺成的大道缓缓向前,初春的阳光洒在地面上,映出斑驳的光影。赵青云看着道路两旁的景色,心中百感交集。
“师兄,我们这一去,沿途所见,不知会是何等光景。”赵青云低声说道。
薛逸风微微一笑:“京城虽是繁华之地,但途中也不乏风景奇丽的山水。只不过,民生疾苦,怕是与你想象的差不多。”
行至一处山脚,赵青云让车夫稍作停歇,二人下车活动筋骨。远处的小村庄炊烟袅袅,呈现出一幅恬静的画面。然而,走近之后,却发现村头聚集了许多面黄肌瘦的村民,正在围着一辆破旧的粮车争抢几袋稻米。
赵青云皱起眉头,轻声问身旁的薛逸风:“师兄,这里明明土地肥沃,为何百姓如此困苦?”
一位挑担经过的老农听到后,叹了口气说道:“官家征粮,抽得太狠。地是好地,可粮食都交上去了,家里连种子都留不住。唉,活不下去了。”
赵青云心中一阵酸楚,拱手道:“老人家,我们只是路过,但愿你们能撑过这一劫。”
老农苦笑着摇了摇头,挑着空荡荡的担子离去。
几日后,两人来到一座渡口,河面宽阔,碧波荡漾。赵青云与薛逸风牵马登上一艘商船,随船家摆渡。河面上不时有渔舟点点,白帆随波而动。赵青云看着这片如诗如画的风景,赞叹道:“师兄,这大好河山,果真不负人间盛景。”
薛逸风却指了指远处:“师弟,你看那靠岸的渔舟。”
赵青云顺着目光望去,只见渔舟旁,几个衣衫褴褛的渔民正蹲在船头,面露愁色。一艘官船驶来,几名差役走下,开始清点渔获,随后毫不客气地将大半的鱼货拖走。
赵青云顿时明白了什么,心中感慨:“如此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