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不容置疑:“朕的军队,只需要听命于朕。任何地方势力敢试图染指军权,朕会让他们明白代价。”
赵元昌和其他将领对视一眼,终于抱拳说道:“陛下英明,末将等誓死拥护!”
会后,崇祯立即下达了试点改革的命令。北方的三座重镇被选为首批试点地区,所有军费、粮饷与物资的分配由新设立的军需司负责。玄卫暗中派人监督,以确保执行过程中不被地方势力干扰。
赵元昌作为试点的主要负责人之一,率领部下返回边疆。他心中虽有疑虑,但对崇祯的信任让他决心全力推进改革。
三个月后,第一批改革效果逐渐显现:士兵们的粮饷按时发放,边疆军营得到了更加充足的武器和装备,士气高涨。在一次边境小规模冲突中,北方军队大获全胜,击退了企图偷袭的外敌。
战后,赵元昌向崇祯呈递捷报:“陛下,改革已显成效,边关将士对朝廷信心倍增,士气如虹。长此以往,北方定可固若金汤!”
然而,改革的推进也引起了地方藩镇的不满。一些被剥夺了对军需掌控权的地方势力开始向京城施压,试图通过朝廷的顽固派阻止改革的进一步实施。
“陛下,”叶知秋在御书房内低声禀报,“有几位藩镇代表暗中联络京城的一些老臣,试图阻挠军需司的扩展计划。”
“这些人,朕早有预料。”崇祯冷笑,眼中透着寒意,“玄卫查到他们的确凿证据了吗?”
“已经掌握。”叶知秋点头,“但如何处理,还请陛下定夺。”
崇祯站起身,负手走到窗前,望着远方,语气中透着坚定:“对抗者,彻查;阻挠者,清除。无论他们用什么手段,都别想撼动朕的决心。”
几日后,崇祯在御前会议上当众宣读了一份来自北方的捷报。他目光灼灼地扫过百官,语气铿锵:“边疆将士的努力,朕看在眼里,他们需要的,是朝廷的支持,而不是那些只会为私利争斗的官吏。”
他说着,目光定在几名老臣身上,话语间透着杀气:“军队的改革,是大明安危之本。谁若胆敢阻挠,朕必将追究到底!”
朝堂一片寂静,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低下头,不敢与他对视。
随着试点的推进,军队的面貌逐渐焕然一新。北方边疆的驻军换上了更先进的装备,士兵们的粮饷按时发放,士气也显着提升。一些藩镇对中央的改革措施表现出不满,但在玄卫的严密监视和督察司的有力执行下,他们只能暂时收敛。
不久后,一份来自北方的捷报送到京城:边防军在一次突袭战中大获全胜,成功击退试图偷袭的外敌。捷报中提到,士兵们斗志昂扬,皆因改革带来的改变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崇祯看完捷报,嘴角浮现一抹微笑。他将捷报递给叶知秋:“这才是朕想要的军队——忠诚、强大,能保家卫国!”
叶知秋低声道:“陛下,此次军队改革已初见成效,但地方的反对声可能会逐步升高,还需做好进一步的应对准备。”
崇祯点点头:“朕知道,地方势力不会轻易妥协。但只要军队在朕手中,改革便无人敢轻举妄动。”
夜晚,御书房内,崇祯独自整理军队改革的奏折。他放下笔,目光望向窗外。
“大明的根本,不仅在于民,更在于军。百姓要安居乐业,边疆要固若金汤,朕才无后顾之忧。”
窗外的风吹动烛火,映照着他的侧影,仿佛勾勒出一个时代的决心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