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汪立诚道:“所谓例监,就是纳银入监,也就是花钱买个监生的名头,这样就可以入场乡试了。”
“啊!我明白了。”赵鸿义也想起来自己以前看过的一部小说——《儒林外史》。
书里第二回说的故事就是老童生周进一大把年纪了连个秀才也没考上,只得跟亲戚外出做生意。几个好心的客商看他可怜,凑了二百两银子帮他捐了个监生,取得了入场资格,结果入场乡试就中了举人。
这种花钱“捐”来的监生说白了就是个自费生,只是交钱给朝廷买一个监生的名头,不需要真正入监读书,政治地位和待遇跟普通秀才差不多。
这种监生的好处就是可以直接越过科试和录遗考试这两道难关,直接获取入场乡试的资格。
但捐监的花费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比如周进捐监花了二百两银子,差不多是普通农家近十年的收入,只有家庭条件非常富裕的人家才捐得起。
而且捐监带来的好处极为有限,监生身份地位与秀才差不多,根本免不了多少皇粮国税。一般人家即便出得起这个钱,也不会舍得去捐这个没什么用的监生。二百两白花花的银子啊!买田地都可以买个十来亩了,当个地主不香吗?
不过这对于赵鸿义来说,简直就是打瞌睡遇上了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