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歌词的结构而言,主副歌的顺序不仅仅是主歌在前副歌在后这么简单。其中会涉及到主副歌段落的重复、换位甚至颠倒。我们通常会用a字母指代主歌,b字母指代副歌来形容歌词的结构。因过渡句和结尾句在前文中已经指明其存在位置,故在此不再将其计入歌词结构的叙述。根据主副歌的段落数量及内容是否相同,分以下为几种类常见结构:
【两段型】
两段主歌或一段主歌后接一段副歌,副歌后再接两段主歌或一段主歌和一段副歌的结构。其中不同段主歌内容必定不同,格式可能不同。副歌内容可相同而结构重复。
【三段型】
与二段型不同的是,三段型在二段型的最后一段副歌结束后,还会有一段结构相同内容不同的副歌。
【op型】
此类结构在前奏前先有一段副歌,在副歌过后再出前奏。此类结构常见于动漫作品的op(片头曲)中,先用提前的一段副歌搭配v吸引听众,随后再在前奏中打出作品logo。此外,这类结构仅有一大段主副歌。不会再出现第二次副歌。
除此三类外,还存在大量不同位次或成分的特殊结构。但就新手而言,了解这三类就足够进行有序正常的创作练习。在平日的练习过程中,尽量自行设定规范的词格并严格按自己设定的结构进行填词。对已经有歌词的外语歌曲进行翻填;或对国语歌曲进行重填词,都是种更为省力且规范的练习方法。总而言之,词作在调度文字时一定要谨记:一切行动,都得听曲子指挥。
(二)简谱乐理基础知识
【歌唱训练营】
每日分享声乐技巧!带领大家唱好歌!
一般来说,所有音乐的构成有四个基本要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
1、音的高低:任何一首曲子都是高低相间的音组成的,从钢琴上直观看就是越往左面的键盘音越低,越往右面的键盘音越高。就数字简谱来说,在数字的正上方或下方有若干点“˙”、“︰”符,点的多少可以理解为强度,越多越强,在其上方代表高音,在其下方代表低音。
2、音的长短:除了音的高低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音的长短。音的高低和音的长短的标注决定了该首曲子有别于另外的曲子,因此成为构成音乐的最重要的基础元素。
3、音的力度:音乐的力度很容易理解,也叫强度。一首音乐作品总会有一些音符的力度比较强一些,有些地方弱一些。而力度的变化是音乐作品中表达情感的因素之一。
4、音质:也可以称音色。也就是发出音乐的乐器或人声。同样的旋律音高男生和女生唱就不一样的音色;小提琴和钢琴的音色就不一样。
上述四项构成了任一首乐曲的基础元素。应该说简谱基本可以将这些基础性元素正确标注。
5、简谱
表示音的高低的基本符号,用七个阿拉伯数字标记。它们的写法和读法如下:
写法: 1 2 3 4 5 6 7 i
读法: do re i fa l si do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以上各音其相对关系都是固定的,除了3—4、7—i是半音外,其它相邻两个音都是全音。
为了标记更高或更低的音,则在基本符号的上面或下面加上小圆点。在简谱中,不带点的基本符号叫做中音,在基本符号上面加上一个点叫高音,加两个点叫倍高音,加三个点叫超高音;在基本符号下面加一个点叫低音,加两个点叫倍低音,加三个点叫超低音。
6、增时线和减时线
简谱中,音的长短是在基本音符的基础上加短横线、附点、延音线和连音符号表示的。
短横线的用法有两种:写在基本音符右边的短横线叫增时线。增时线越多,音的时值就越长。
不带增时线的基本音符叫四分音符,每增加一条增时线,表示延长一个四分音符的时间。
写在基本音符下面的短横线叫减时线。减时线越多,音就越短,每增加一条减时线,就表示缩短为原音符音长的一半。
写在音符右边的小圆点叫做附点,表示延长前面音符时值的一半。附点往往用于四分音符和少于四分音符的各种音符。
带附点的音符叫附点音符。
7、临时改变音的高低的符号叫临时变音记号,主要有升号、降号、还原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