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平将目光投向了陨石带和小行星,这里也有大量的军事要塞和太空堡垒,都不是很理想。
忽然一条不起眼的科研报告,映入了陆平的眼帘。
报告的内容是,某个大学的实验室,自制了一个飞行器。这个飞行器前不久登陆了一颗彗星,并进行了取样返回。
人类已经是高级三级文明了,这样登陆彗星并取样返回的太空探索,最多也就算是初级二级文明的水平。
除了教学之外,基本上没有太大的价值。陆平看到这则报告却是眼前一亮,彗星的确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彗星分为周期性彗星和非周期性彗星,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哈雷彗星。
哈雷彗星的彗核是个岩质核心,表面充满裂纹和孔洞,皱皱疤疤,其脏、黑程度令人难以想象。
它最长约16公里,最宽处和最厚处约为8.2公里和7.5公里,质量约为3000亿吨,体积约500立方公里。
这种体量都没有一艘人类的旗舰飞船大,在太空中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黑点。
要不是它每隔76年左右点亮一次夜空,人类根本都不会注意到它。
中国古代对哈雷彗星的记载,最早可上溯到殷商时代。
《淮南子·兵略训》记载:“武王伐纣,东面而迎岁,至汜而水,至共头而坠。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时有彗星,柄在东方,可以扫西人也!”
据张钰哲推算,这是公元前1057年的哈雷彗星出现的记录。
哈雷彗星的观测记录,最早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据《春秋记载》,鲁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孛入于北斗。
按照现在的天文学家计算,这颗彗星就是哈雷彗星,当时是公元前613年。
后续还曾出现过数次,史书中往往一句话带过。
第一次比较详实的的记录,应该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始皇七年,彗星先出东方,见北方;五月,见西方,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