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殿下。”
郑琰带姜冕在黎明之前回了长春阁。
“有一件事我不是很明白。”郑琰带着姜冕飞檐走壁,还能腾出时间来说话。
姜冕跟着他飞檐走壁,有些微微气喘:“你是想说,谢佑不是我父王提拔起来制衡我王叔的吗?为什么当初会在我王叔帐下做亲卫?”
郑琰:“是,注意前方,跳。”
姜冕跟着他来回跑过几次,已经适应了这种飞檐走壁的感觉,何况他知道郑琰武艺超群,不会让他受伤,是以很信任郑琰。
郑琰让他跳,他毫不犹豫就跳了过去,差点掉河里去。
郑琰眼疾手快,当即将他朝怀里一拉,抱着他的腰身,在河面上一借力飞上了岸。
上了岸后,郑琰放开他,两人继续往前面跑。
郑琰:“按照你父王的警觉,这种情况应该是不可能的。”
“按理说确实是不可能的,”姜冕说:“可谢佑是我王叔看中的人,是他认为日后能代替他,接任楚国下一任上将军的不二人选。
谢佑此人,知恩图报,生性正直善良,为人又刚正不阿。
不会以权谋私、也不会以恩相挟,更不会置将士们的生命于不顾。
掌管军队,必要杀伐果断,遇到战事时能当机立断,又要对生命怀有敬畏之心,不能视人命如草芥。这样,每次面对战事时,总能想尽办法减少人员伤亡。
我王叔想要的,就是这样一个接班人。”
“……”郑琰:“我懂了,你王叔早就察觉到你父王要削他兵权了,这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
“王叔出此下策,”姜冕说:“也实属无奈。”
郑琰心想姜勤能文能武,又如此会揣摩人心,干嘛不把姜懋干下来自己当国君?
何必如此大费周章?甚至不惜亲手培养一个接班人来削自己的兵权?
这样一来,他们今日也不必四处奔波了。
“不是每个人都对那位置感兴趣的,”姜冕似乎知道郑琰心里在想什么:“王叔想要的是国泰民安、海晏河清。”
郑琰:“……上将军真是个值得敬佩的人。”
话音刚落,远处一声嘹亮的鸡鸣声响彻云霄,紧接着,全城都响起了此起彼伏的鸡鸣声。
“当——”
悠扬冗长的钟声自王宫传来,音传百里,唤醒了全城。
浔阳城城门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缓缓打开。
天亮了。
突然,一队巡城的士兵从街道上走过。
郑琰立即拉着姜冕闪身躲进巷子。
郑琰抬眸看了看天,天边已现出鱼肚白,天色也渐渐亮了。
“为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郑琰说:“我们得快点了。”
于是直接抱着姜冕,在大街小巷中快速穿梭。
一盏茶后,两个人总算到了长春阁。
徐凤鸣等人见二人回来,总算松了口气:“怎么样?”
姜冕:“成了。”
徐凤鸣颔首:“那么,接下来就看王后娘娘的了。”
几日后,宫中传出消息,姜懋今年要在汀山秋祭。
汀山是楚国祭祀用的圣地,楚国世世代代大大小小的祭祀仪式都在汀山进行。
自从姜懋继位后,因着他时时刻刻都是一副“总有刁民想害孤”的样子提防所有人,于是便将祭祀地点改在了宗庙。
很显然,他今年之所以选择了汀山祭台,肯定有人说了什么。
姜冕清楚这是宋王后干预的结果。
他们的机会来了。
“殿下,机会来了。”徐凤鸣道:“我们该商量一下具体该如何行动了,我觉得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君上上了汀山,就住在汀山行宫别下来了,您觉得呢?。”
姜冕:“……”
“这个简单,”宋扶说:“到时配副药给他喝进去就行了。”
“现在的关键是,上将军跟谢佑,”徐凤鸣食指轻轻敲了敲案几:“谁更适合跟君上正面对决,毕竟这两个人一个是他亲弟弟,一个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我觉得……他们两个人或许……
殿下,恕我直言,您真的有把握他们会动手吗?不会在关键时刻掉链子,反水吧?”
“先生放心。”姜冕道:“我王叔跟谢佑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好吧。”徐凤鸣道:“只是以防万一,我觉得最好还是让赵宁跟郑琰跟着。”